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最终的气体分子数为3NA
C.将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D.4.6g乙醇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9NA

分析 A.PH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结合体积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计算溶质物质的量分析;
B.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分析;
D.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目是8个共价键;

解答 解:A、pH=13的1.0L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frac{1{0}^{-14}}{1{0}^{-13}}$=0.1mol/L,所以含有的OH-数目=0.1mol/L×1L×NA=0.1NA,故A错误;
B.在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最终的气体分子数大于3NA,故B错误;
C.将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OH-)+c(NO3-),则溶液中n(NH4+)=n(NO3-)=1mol,NH4+数目为NA,故C正确;
D.4.6g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frac{4,6g}{46g/mol}$=0.1mol,含有共价键0.8mol,数目为0.8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可逆反应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从油库引进一台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8H18+16H2O-50e-═8CO2↑+50H+
C.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D.每消耗5.6LO2,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只是酸、碱、盐类物质才属于电解质
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为钠离子与氯离子
C.电解质未必能导电,能导电的也未必是电解质
D.硫酸钡的水溶液虽导电性极弱,但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以有机物A为原料合成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TMBA()和抗癫痫药物H(=CHCONHCH(CH32)的路线如图(部分反应略去条件和试剂):

已知:
Ⅰ.RONa+R′X→ROR′+NaX
Ⅱ.(RCHO+R″CH2CHO$\stackrel{稀NaOH,△}{→}$(R、R″表示烃基或氢)
(1)A的名称是苯酚;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醛基.
(2)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E的结构简式是,试剂a的分子式是C2H4O.
(4)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的共有6种.
(5)F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SO42-、Cl-B.Na+、H+、Cl-、CO32-
C.H+、Ba2+、Cl-、NO3-D.K+、Fe2+、O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MnO 4 -、Cl -、SO 4 2-B.Na +、CO 3 2-、Cl -、SO 4 2-
C.NO 3 -、Na +、HCO 3 -、Ba 2+D.Na +、NO 3 -、NH 4 +、SO 4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加入铜粉产生气体:Cu+4H++2NO3-═Cu2++2NO2↑+H2O
B.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产生沉淀:SO42-+Ba2+═BaSO4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HClO:2ClO-+H2O+CO2═HClO+CO32-
D.向水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体:2Na+2H2O═2Na++2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 (aq)+S(s)$\frac{\underline{\;\;△\;\;}}{\;}$Na2S2O3 (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 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Na2S2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Na2S2O3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其原因为S2O32-+2H+=S↓+SO2↑+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乙醇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 检验其是否存在的方法是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品中含有Na2SO4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4)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蓝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5)滴定结束后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20.00mL.产品的纯度为(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frac{0.992}{W}×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 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 10 倍后 pH=4
C.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pH 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醋酸产生的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