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 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1.已知起始①点溶液的pH为3,③点溶液的pH为7,则Ka(CH3COOH)=10-5

(2)在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1:91:11:91
pH8.27.26.2
0.01mol•L-1Na2SO3溶液中通人SO2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SO3-)>c(SO32-)>c(H+)=c(OH-).
(3)向0.1mol•L-1的NaHSO3中通人氨气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c(H+)、c(OH-)、c(SO32-)、c(Na+)、c(NH4+)这五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SO32-)>c(NH4+)>c(H+)=c(OH-).
(4)已知Ca3(PO42、CaHPO4均难溶于水,而Ca(H2PO42易溶,在含0.1mol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人1mol•L-1的H3PO4:请在图2中作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H3PO4滴人体积从0开始至200mL的图象.

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起始①点溶液的pH为3,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3mol/L,此时为0.1000mol/L的CH3COOH溶液,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较小,则醋酸根离子浓度约为10-3mol/L、醋酸的浓度约为0.1mol/L,将该数据代入醋酸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即可;
(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中n(SO32-):n(HSO3-)=1:1时,溶液pH=7.2,且比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故吸收液呈中性时应n(SO32-):n(HSO3-)<1:1,溶液呈中性有c(H-)=c(OH-),结合电荷守恒有c(Na+)=2c(SO32-)+c(HSO3-),据此判断;
(3)液呈中性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NH4+)=2c(SO32-),由于钠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则c(Na+)>c(SO32-)>c(NH4+);
(4)当加入$\frac{1}{15}$mol H3PO4时恰好生成Ca3(PO42,加入1mol•L-1的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frac{1}{15}mol}{1mol/L}$=0.067L=66.7mL;当加入0.1mol H3PO4时恰好生成CaHPO4,此时沉淀达到最大,消耗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0.1mol}{1mol/L}$=0.1L=100mL;之后沉淀逐渐溶解,当加入0.1molH3PO4时沉淀完全溶解,消耗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0.2mol}{1mol/L}$=0.2L=200mL,据此画出图象.

解答 解:(1)起始①点溶液的pH为3,此时为0.1000mol/L的CH3COOH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3mol/L,醋酸根离子浓度约为10-3mol/L,醋酸的浓度约为0.1mol/L,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frac{1{0}^{-3}×1{0}^{-3}}{0.1}$=10-5
故答案为:10-5
(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中n(SO32-):n(HSO3-)=1:1时,溶液pH=7.2,且比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故吸收液呈中性时应n(SO32-):n(HSO3-)<1:1,即c(HSO3-)>c(SO32-),溶液呈中性有c(H-)=c(OH-),结合电荷守恒推出c(Na+)=2c(SO32-)+c(HSO3-),故溶液中c(Na+)>c(HSO3-),所以溶液中c(Na+)>c(HSO3-)>c(SO32-)>c(H+)=c(OH-),
故答案为:c(Na+)>c(HSO3-)>c(SO32-)>c(H+)=c(OH-);
(3)向0.1mol•L的NaHSO3中通入氨气至溶液呈中性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NH4+)=2c(SO32-),由于钠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则c(Na+)>c(SO32-)>c(NH4+),所以溶液中c(H+)、c(OH-)、c(SO32-)、c(Na+)、c(NH4+)这五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SO32-)>c(NH4+)>c(H+)=c(OH-),
故答案为:c(Na+)>c(SO32-)>c(NH4+)>c(H+)=c(OH-);
(4)在含0.1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渐加入1mol•L-1的H3PO4,当加入$\frac{1}{15}$mol H3PO4时恰好生成Ca3(PO42,加入1mol•L-1的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frac{1}{15}mol}{1mol/L}$=0.067L=66.7mL;当加入0.1mol H3PO4时恰好生成CaHPO4,此时沉淀达到最大,消耗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0.1mol}{1mol/L}$=0.1L=100mL;之后沉淀逐渐溶解,当加入0.1molH3PO4时沉淀完全溶解,消耗H3PO4溶液的体积为:$\frac{0.2mol}{1mol/L}$=0.2L=200mL,据此画出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H3PO4滴入体积从0开始至200mL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频考点,涉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绘画反应图象等知识,注意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电荷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物料守恒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
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l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7molBr2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试管A内为高锰酸钾固体,试管B内为无水乙醇,硬质试管C内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钢丝,干燥管D内为无水硫酸铜粉末.(图中加热仪器、夹持装置等都已略去)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耍加热的仪器或部位有ABC(填该仪器或部位对应的字母).
(2)为使B中乙醇平缓气化成蒸汽,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水浴加热,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撤走C处的酒精灯,C处的现象是红变黑变红,D处左端可观察到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变蓝色.(4)已知乙醛沸点为20.8℃,易挥发,则在E中应盛放冰水混合物,以便在F中收集到液体的乙醛.
(5)整套装置中有一处错误,存在安全隐患,请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案.
错误之处:E中的试管带有单孔试管塞.
改进方案:改为双孔试管塞,并放置小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a,某强碱溶液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体积V(酸)和碱溶液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V(碱)=102 V(酸)
(2)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
(3)纯水中c(H+)=5×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5.0×10-7mol/L;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5.0×10-11mol/L;
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C(OH-)=5.0×10-2 mol/L,则溶液中c(H+)=5.0×10-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恰好变色,且30分钟不变化,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6)根据如表数据: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5.000.5020.40
第二次25.004.00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0.08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温度下的溶液中c(H+)=10xmol/L,c(OH-)=10y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
B.图中a点溶液呈碱性
C.该温度下,0.01 mol•L-1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2 mol•L-1
D.该温度下,等体积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Cl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1x L B溶液、0.001mol•L-1y 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
②浓度均为0.1mol•L-1A和E溶液,pH:A<E;
③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NaOH溶液.
(2)用水稀释0.1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①② (填写序号)
①c(B)/c(OH-);                         ②c(OH-)/c(H+);
③c(H+)和c(OH-)的乘积                   ④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下图中的④曲线(填写序号).
(5)室温下,向0.01mol•L-1C溶液中滴加0.01mol•L-1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①,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无影响(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盐酸体积(mL)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滴定后
120.000.0018.10
220.000.0016.30
320.000.0016.2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AB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0.1626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原子的非金属性越强
C.IA族与 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