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与NaOH溶液共热 | B. | 与银氨溶液共热 | ||
C. | 与金属钠反应 | D. |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分析 经过反应仍具有光学活性,说明反应后得到物质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反应后的生成物中存在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反应后产物结构判断.
解答 解:具有光学活性是由于连接羧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A.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得到、CH3COOH,均没有手性碳原子,均没有光学活性,故A错误;
B.与银氨溶液作用只发生银镜反应,-CHO转化为-COOH,连接羧基的碳原子不再是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
C.羧基、醇羟基能与钠反应,反应后连醛基的碳原子仍是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故C正确;
D.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CHO转化为-CH2OH,连接羧基的碳原子同时又连接2个-CH2OH,不再是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手性碳原子等,注意理解手性碳原子与光学活性,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 |
B. |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2C6H5O-+H2O+CO2→2C6H5OH+CO32- | |
C. | 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32-+2H+═H2O+CO2↑ | |
D.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A的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左右相邻元素 |
B | B原子中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
C | C原子p轨道和s轨道中的电子数相等,与非金属的原子结合时形成共价键 |
D | D与A、B、C均不同周期,其一个单质分子中只有一个σ键 |
E | E的原子序数比所处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大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应从c处通入,电极Y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 |
B. |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周围溶液的pH增大 | |
C. | 当该电池向外电路提供2 mol电子时消耗O2约为11.2L | |
D. | 二甲醚应从b处加入,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为:(CH3)2O-12e-+3H2O═2CO2+1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Fe2+-e-═Fe3+ | |
B. | 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MnO4-+8H++5e-═Mn2++4H2O | |
C. | 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 |
D. |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原子采取sp3杂化,O原子采取sp杂化 | |
B. | 甲醛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是三角锥形结构 | |
C. | 甲醛分子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 |
D. | 甲醛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