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A.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
B.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 mL
C.用10 mL量筒量取8.25 mL盐酸
D.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2

分析 A、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
B、滴定管能精确到0.01mL;
C、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
D、pH试纸只能精确到1.

解答 解:A、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A错误;
B、滴定管能精确到0.01mL,故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 mL是可以的,故B正确;
C、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不可能用量筒量取出8.25mL盐酸,故C错误;
D、pH试纸只能精确到1,故不可能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为3.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精确度问题,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滴定管的使用和精确度问题,酸式滴定管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气体以下哪些因素决定:①分子的直径  ②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的物质的量(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SO2与0.5mol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HF中含有的共价键为0.5NA
C.1L 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大于0.5NA
D.一定量的铁与1mol氯气恰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分别依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随溶液pH减小,“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B苯酚和水的浊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澄清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
C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D向1 mL 0.1 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 mL0.1 mol/L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 mol/L NaBr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溴化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
(1)现需配制250mL 0.100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2)配制上述溶液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4.0g.
(3)另取废水40.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入过量KI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溶液中再滴加上述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24.00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②I2+2S2O32-═2I-+S4O62-.试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用硝酸酸化
D.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O和CO2分子数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2:3,质量之比为7:11,密度之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A.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B.S(g)+O2(g)═2SO2(g);△H1            S(s)+O2(g)═2SO2(g);△H2
C.C(s)+$\frac{1}{2}$ O2(g)═CO(g);△H1       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            $\frac{1}{2}$H2(g)+$\frac{1}{2}$ Cl2(g)═HCl(g);△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