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煤的气化和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  
②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植物油和汽油  
④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    
⑤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⑥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⑦淀粉水解后的溶液,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分两份,一份加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另一份加少量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⑧蔗糖、麦芽糖均属于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③④⑦⑧B.②③⑤⑦C.①②⑦⑧D.①④⑤⑥

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②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③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油脂水解,但和汽油不反应也不互溶;
④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含有醛基,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含醛基;  
⑤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⑦淀粉水解的葡萄糖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与碘试剂变蓝色;  
⑧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n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

解答 解:①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盐析是利用其溶解性来使蛋白质析出的,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蛋白质的变性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②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③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油脂水解,但和汽油不反应也不互溶,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鉴别油脂和汽油,故正确;
④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含有醛基,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含醛基,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和蔗糖,故正确;  
⑤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葡萄糖溶液属于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错误;   
⑥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羧酸盐和甘油,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故错误;
⑦淀粉水解的葡萄糖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与碘试剂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用碘检验淀粉,故正确;  
⑧淀粉、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n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所以纤维素和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基本概念、物质检验、物质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基本概念内涵、物质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⑦中检验葡萄糖时要先碱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硫酸,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
(1)已知COCl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一个COCl2分子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Fe(CO)5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CO和铁.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叫做等电子体,写出一个与CO是等电子体的分子N2,反应时中断裂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2)在合成氨的过程中,常因原料气中混有CO而使催化剂中毒.除去CO的化学方程式(HAc表示醋酸)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在配合物[Cu(NH32]Ac中,中心离子是Cu+,配体是NH3,配位数是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从植物中分离出的化合物 zeylastral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该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该化合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该化合物共含有四种官能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金属制品是生活中常用物品,根据所学金属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3.
(2)采用很多方法可以鉴别Fe2+和Fe3+的溶液,下表是其中某些方法,补全下表中所缺的现象.
鉴别方法Fe2+Fe3+
直接观察色浅绿色棕黄色
与KSCN溶液无现象血红色
(3)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TiMgCu
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
①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Ti、Cu.
 ②若铜粉中混有Mg,提纯Cu时可用盐酸(填名称)除去Mg.
 ③Ti(钛)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试写出Ti(钛)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Ti+4H+═Ti4++2H2↑.
 ④冶炼Ti(钛)的反应为TiO2+Cl2+2C═TiCl4+2X,其中X的化学式为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Cu(OH)2和稀H2S04的反应
C.Ba(OH)2溶液和盐酸反应D.CaC03和稀H2S04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某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反应:4SO2+2Na2S+Na2CO3═CO2+3Na2S2O3,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漏斗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②直至析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
④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需的产品.
(1)写出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步骤④中洗涤时,为了减少产物的损失用的试剂可以是乙醇.
(2)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S2O32-+2H+═S↓+SO2↑+H2O.
(4)最后得到的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4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样,先加足量的盐酸酸化,过滤,取澄清液体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杂质,反之,不含.
(5)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1.00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三次平行实验消耗碘的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6.00mL.产品的纯度为79.36%.
(6)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6.4g 铜与一定量硝酸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 H+为 n mol,此时溶液中所含 NO3-物质的量为(  )
A.0.28 molB.0.31 molC.(n+0.2)molD.(n+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饱和NaCl溶液,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
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l2=Cl-+ClO-+H2O.
(5)资料表明D中产物有以下性质: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则该混合物(  )
A.所含碳原子总数为$\frac{m{N}_{A}}{14}$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frac{3m{N}_{A}}{14}$
C.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frac{m}{14}$+1)NA
D.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 $\frac{33.6m}{1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