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
| A. | 2F2+2H2O=4HF+O2 | B. | 2Na+2H2O=2NaOH+H2↑ |
| C. | 2H2O | D. | Na2O+H2O=2NaOH |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水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结合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水不是作氧化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2F2+2H2O=4HF+O2反应中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作还原剂,故A不选;
B.2Na+2H2O=2NaOH+H2↑,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故B选;
C.2H2O2H2↑+O2↑水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不选;
D.Na2O+H2O=2NaOH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剂判断的考查,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何防止铁的腐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内容 | 实验现象 |
1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2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个月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4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
5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6 |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 A. |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 B. | 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C. |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 D. | 定容时平视液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 A. | Cu2+和SO42﹣ | B. | Cu2+和Cl﹣ | C. | K+和SO42﹣ | D. | Ag+和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 3Cl2+6KOH=5KCl+KClO3+3H2O |
| B. | 2NO2+2NaOH=NaNO3+NaNO2+H2O |
| C. | CaO+H2O=Ca(OH)2 |
| D. | 2Na2O2+2H2O=4NaOH+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Zn+CuSO4=ZnSO4+Cu、②Cu+2AgNO3=Cu(NO3)2+2Ag,判断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 A. | Zn>Cu>Ag | B. | Zn>Ag>Cu | C. | Cu>Ag>Zn | D. | Ag>Cu>Z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 ③②①⑤④ | B. | ①②③⑤④ | C. | ②③①⑤④ | D. | ③⑤②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平衡体系2NO+O2═2NO2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18O存在于( )
| A. | 仅在O2中 | B. | 仅在NO2中 |
| C. | 仅在O2和NO2中 | D. | 平衡体系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
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
| B. | 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 C. |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 D. |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