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

   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知识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D2  J2

【答案解析】A  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A正确;B、HClO有漂白性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错误;C、检验Cl时不能用盐酸酸化,故C错误;D、加入NaOH溶液与盐酸和次氯酸反应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右移,氯水黄绿色消失,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注意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R)和3个—X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式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根据下表中各物质的性质,按下列步骤回收乙醇和乙酸。

物质

丙酮

乙酸乙酯

乙醇

乙酸

沸点/℃

56.2

77.06

78.5

117.9

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中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加入过量浓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最后蒸馏的温度控制在85℃~125℃一段时间后,耐酸蒸馏器残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SO32-、Na、SO42-、Al3+、Fe2+、将少量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另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有气体产生,再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有Cl               B.一定有SO42-、Fe2+

  C.一定没有Al3+、SO32-      D.一定没有CO3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H3CH2CH2OH与CH3OH

C.乙酸与HCOOCH3

D.CH3CH2Cl与CH3CH2CH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 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 ,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   

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 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 适合的一组是(      )                                                            

绿

A

Si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Ag

O2

B

O2

Fe

稀H2SO4

NaOH溶液

CO2

C

O2

NH3

稀H2SO4

NaOH溶液

Al(OH)3

D

Mg

Al

CO2

Fe2O3

K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