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Br2,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
B.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足量的氢气进行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使乙酸酯化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溴水进行洗气

分析 A.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溴苯分层;
B.乙烷中易混有新杂质氢气;
C.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D.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解:A.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溴苯分层,则反应后分液可除杂,故A正确;
B.乙烷中易混有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法,故B错误;
C.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法,故C错误;
D.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洗气法,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发生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
(2)0~t1s 内B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0.2}{t{\;}_{1}}$mol/(L•s).
(3)(t1+10)s 时,A的转化率为75%,此时v(A)正>v(B)逆(填“>”、“<”或“=”).
(4)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到达t1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t1时刻之前B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1时刻C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5)容器中(t1+10)s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9: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高分子对应的单体只有一种,则此高聚物与单体一定有相同的最简式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等
C.分子式为C6H12的某链状有机物,且6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则与氢气加成后产物的名称为:2,3一二甲基丁烷
D.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H33CCH2Cl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2mL无水乙醇和2mL无水乙酸
D.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因化学反应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C8H8
(2)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0.6%,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3)已知:.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反应生成有机产物与足量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_{△}^{浓硫酸}$+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有一种纽扣微型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池是KOH溶液,所以俗称银锌电池,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B.放电时,正极附近pH值上升?
C.放电时,电子由Ag2O流向ZnD.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pH值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D.劣质装饰材料的大量使用--甲醛、苯等释放--致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利用核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其中含有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不溶于稀酸的物质.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检验滤渣A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已洗净,反之,未洗净.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H2O2+6H+═2Ce3++O2↑+4H2O.
(3)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时(Ce4+被还原为Ce3+),消耗20.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80.3%(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