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或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烷烃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乙基丙烷
B.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12种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D.在碱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分析 A.该有机物主链为丁烷,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
B.先利用等效H判断甲苯苯环上的H原子种类有3种,4个碳原子的烷基存在四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据此进行计算;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碱性条件下不会生成乙酸,应该生成乙酸根离子.

解答 解:A.的主链为丁烷,在2号C含有2个甲基,其正确名称为:2,2-二甲基丁烷,故A错误;
B.4个碳原子的烷基存在四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当为正丁基,甲苯苯环上的H原子种类有3种,所以有3种同分异构体;当为异丁基,甲苯苯环上的H原子种类有3种,所以有3种同分异构体;当为仲丁基,甲苯苯环上的H原子种类有3种,所以有3种同分异构体;当为叔丁基,甲苯苯环上的H原子种类有3种,所以有3种同分异构体,故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12种,故B正确;
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发生加成反应,后者发生氧化反应,两个反应的原理不同,故C错误;
D.碱性条件下生成的乙酸与氢氧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所以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和C2H518OH,不会生成乙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有机物命名、酯的水解、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B为易错点,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已知B与H2O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则反应①的试剂与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加热;
(2)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C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b.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Ni催化下1mol E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d.G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4)E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2Cu(OH)2$\stackrel{△}{→}$+Cu2O↓+3H2O;
(5)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a.分子中含有环己烷的结构
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c.1mol该物质能与2molNa完全反应
(6)已知“Diels-Alder反应”为:物质D与呋喃()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奖.由青蒿素合成系列衍生物(它们的名称和代号如图所示)的路线如下:

己知氢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4.回答下列问题:
(l)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2)反应①中,NaBH4的作用是B.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溶剂
(3)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为(或).
(4)青蒿琥酯能够发生的反应类型有ABC.
A.酯化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还原反应 D.加聚反应
(5)参照H2Q的表示方式,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6)从双氢青蒿素(H2Q)出发,可通过多步反应合成出有机物E.合成过程中,有机原料除H2Q、外,还需含苯环的二羟基化合物P,其结构简式为.化合物S是P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含有苯环,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且个数比为3:2:2:1,写出S的一种结构简式(或,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装置甲溶液中SO42ˉ向铜片做定向移动
C.装置乙中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ˉ═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分液操作时,将下层液体先放出,然后关闭旋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将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则可析出肥皂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Ka1Ka2
H2SO31.3×10-26.3×10-8
H2CO34.2×10-75.6×10-11
实验室常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少量的SO2,请写出SO2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SO2+HCO3-=HS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聚合硫酸铁(简称PFS,化学式为[Fe(OH)n(SO4(3-n)/2]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现用一定质量的铁的氧化物(如图)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铁,实验步骤如图:

(1)实验室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250mL4.8mol•L-1的硫酸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的玻璃仪器: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步骤II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AC
A.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B.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
C.确定氧化Fe2+所需ClO2的量      D.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3)写出步骤Ⅳ中用ClO2氧化(还原产物为Cl-) 时的离子方程式_5Fe2++ClO2+4H+=5Fe3++Cl-+2H2O
(4)为了分析产品聚合硫酸铁溶液中SO${\;}_{4}^{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有人设计了以下操作:
(a)取25mL聚合硫酸铁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其质量为m g.
(b)另取25mL聚合硫酸铁溶液,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液合并配成25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与0.1000mol/L  VmL KMnO4酸性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b)中步骤判断Cu2+、Fe2+、MnO${\;}_{4}^{-}$、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MnO4->Fe3+>Cu2+>Fe2+
②聚合硫酸铁中SO${\;}_{4}^{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m}{233}$:$\frac{V}{200}$(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红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12O3的化学方程式是Al2O3+3H2SO4=2Al2(SO43+3H2O.
(2)K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1MnO4-+5Fe2++8H+═1Mn2++5Fe3++4H2O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pH约为3时,Fe2+和Al3+不能形成沉淀,将Fe2+氧化为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生成黄绿色气体.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一反应体系中其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K2SO4、Cr2(SO43和H2O七种.已知该反应中C→CO2
(1)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C(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Cr(填元素符号).
(3)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1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