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C.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分析 A.无机非金属材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B.“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都是食品添加剂.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D.地沟油属于油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制肥皂;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

解答 解:A.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都是食品添加剂,注意适量添加,故B正确.
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地沟油经过皂化反应制肥皂,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生物柴油,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D.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Ac  其中Ac-表示醋酸根离子CH3COO-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O>H
(4)通过比较NH3和PH3的稳定性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对气体的转化与吸收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
(1)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用CO或CO2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3H2+CO2(g)?CH3OH(g)+H2O(g)△H1=-49.0kJ/mol   K1(Ⅰ)
2H2(g)+CO(g)?CH3OH(g)△H2=-90.8kJ/mol  K2(Ⅱ)
则CO(g)+H2O(g)?CO2(g)+H2(g)的△H3-41.8kJ/mol和K3=$\frac{{K}_{2}}{{K}_{1}}$(用K1和K2表示)
(2)在一定温度下,将0.2mol CO2和0.8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CH2OH(g).5min达到平衡时c(H2O)=0.025mol/L,则5min内v(H2)=0.015mol/(L•min).下图图象正确且能表明该反应在第5min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b.

若改变某一条件,达到新平衡后CO2的浓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逆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常数不变或减小d.CO2的物质的量可能减小
(3)反应II可在高温时以Zn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实践证明反应体系中含少量的CO2有利于维持ZnO的量不变,原因是ZnO+CO?Zn+CO2,体系中有二氧化碳可以抑制Zn被还原(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已知高温下ZnO可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实验室里C12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室温下,若将一定量的C12缓缓通入0.2mol/L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溶液A,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frac{c(Cl{O}^{-})}{c(HClO)}$变小.溶液B为0.05mol/L的(NH42SO4溶液,则A、B两溶液中c(ClO-),c(Cl-),c(NH4+),c(SO4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NH4+)>c(ClO-)>c(SO42-)(已知:室温下HClO的电离常数Ka=3.2×10-8,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8×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象错误的是(  )
ABCD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
一定量氯水中
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
氯化铝溶液中
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
浓硝酸中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NH5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1 mol NH5中含有4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H3PO2?H2PO2-+H+
(2)NaH2PO2为正盐(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弱碱性(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PO43-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H2PO2-或H3PO2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实验小组以CO(NH22、氯气、30% NaOH溶液、NaHCO3固体制备水合肼(N2H4•H2O),并测定其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①制备NaClO溶液:将氯气通入30% NaOH(过量)溶液中,充分反应;
②制取水合肼:将CO(NH22固体加入三颈烧瓶中,①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控制反应温度,使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产品,实验装置如图1示.
③测定产品中水合肼的含量:称取馏分a g,加入适量的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用b mol•L-1的I2溶液滴定,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c mL.(已知:N2H4•H2O+2I2═N2↑+4HI+H2O),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冷凝管,其进水口为h(填“g”或“h”);
(2)制备水合肼的原理是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能保持在6.5左右的原因是NaHCO3会与滴定过程中产生的HI反应;
(4)I2溶液应置于如图2所示仪器甲(填“甲”或“乙”)中,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5)产品中水合肼含量(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20bc×1{0}^{-3}}{a}$×100%(要求表示出计算过程,不要写出计算结果);
(6)滴定过程中,若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只用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无法鉴别的是(  )
A.硝基苯、苯、乙醇三种液体B.硫酸钠、硝酸钾、氯化钡三种固体
C.硫磺、过氧化钠、氯化钙三种固体D.氯化铝、偏铝酸钠、烧碱三种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