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胶体         ②是溶液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滤纸  ⑥能透过半透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⑥

分析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依据胶体的特征和性质分析判断问题.

解答 解: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①③⑤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胶体分散系的本质特征,胶体性质的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未知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未知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无色溶液中一定含I-
C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该气体中一定含SO2
D将豆粒大金属钾投入水中钾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金属钾密度一定小于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过滤、蒸发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单质溴可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①Cl2(HCl):饱和食盐水、过滤                ②CO2(SO2):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③铁粉(铝粉):NaOH溶液、过滤              ④MnO2(KCl):水、溶解后过滤
⑤碳粉(碘单质):CCl4、分液                  ⑥C2H5OH(H2O):加新制CaO后蒸馏.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焓变
B.图2表示用0.10mol/L CH3COOH溶液滴定20.00 mL0.10mol/LNa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t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是中学化学里常用的物质,其中B是单质,A是化合物;F是红棕色气体,I是红褐色沉淀.它们之间相互反应以及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I、L两种物质中除了含不同价态的B元素外,还都含另外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请回答:

(1)B和A的浓溶液在常温下难反应,原因是钝化.但加热后,却可以,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6HNO3(浓) $\frac{\underline{\;\;△\;\;}}{\;}$Fe(NO33+3NO2↑+3H2O.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3NO2+H2O=2HNO3+NO;
A→H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验证Cl-、SO2、Fe2+还原性的强弱,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3Cl2↑+3H2O;C装置制备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2SO4(浓)=SO42-+SO2↑+H2O.
(2)若要用上述装置连续验证还原性:SO2>Fe2+>Cl-
①验证还原性Fe2+>Cl-的操作是关闭K1 、K3、K4,打开K2、分液漏斗活塞a.
②再验证还原性SO2>Fe2+的操作是关闭K1 、K2、K4,打开K3、分液漏斗活塞b.
(3)实验结束时,检验实验后的B中溶液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方法为打开旋塞b,放出少量溶液于D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已知2NO2═N2O4+Q (Q>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
B.b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若反应在一绝热容器中进行,则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Kb
D.d点: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过氧化钠和氢化钠(NaH),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1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TiCl4═Ti+2NaCl+2HCl↑或NaH+TiCl4=Ti+4NaCl+2H2↑.
(4)过氧化钠是呼吸面和防毒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证明有氧气产生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蚊香或火柴插入试管中,如果复燃,则证明有氧气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