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 |
B. | C、D、E形成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C. | 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能发生水解 | |
D. | E的氧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
分析 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结合所带电荷可知,C为O元素、D为Na;A和D,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C和E分别同主族,E为S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则B的原子序数=8-1=7,故B为N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结合所带电荷可知,C为O元素、D为Na;A和D,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C和E分别同主族,E为S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则B的原子序数=8-1=7,故B为N元素,
A.N与H元素可以形成NH3、N2H4等,故A错误;
B.O、Na、S形成的化合物Na2S2O3,可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H、N、O形成的化合物NH4NO3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E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是强还原性弱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推断突破口,B选项为易错点,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6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要的450mL溶液 D.用胶头滴管取5mL的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CO2和SiO2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长期大量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使用尿素[CO(NH2)2]则不会改变土壤酸碱性 | |
B. | 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 |
C. | 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玻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D. | 氟氯烃是安全、环保的制冷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 溶液紫红色褪去 | 含有Fe2+(或溶液紫红色不褪去,不含Fe2+) |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淀粉溶液 | 含有Fe3+ |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图装置:![]() | 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 | 含有两种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 | 1 | 2 | 3 |
V(样品)/mL | 20.00 | 20.00 | 20.00 |
V(KMnO4)/mL(初读数) | 1.50 | 0.20 | 0.00 |
V(KMnO4)/mL(终读数) | 19.85 | 20.22 | 19.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