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D,C和E分别同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且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A只能组成BA3化合物
B.C、D、E形成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能发生水解
D.E的氧化物一定有强的氧化性

分析 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结合所带电荷可知,C为O元素、D为Na;A和D,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C和E分别同主族,E为S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则B的原子序数=8-1=7,故B为N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中的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结合所带电荷可知,C为O元素、D为Na;A和D,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C和E分别同主族,E为S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数,则B的原子序数=8-1=7,故B为N元素,
A.N与H元素可以形成NH3、N2H4等,故A错误;
B.O、Na、S形成的化合物Na2S2O3,可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H、N、O形成的化合物NH4NO3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E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是强还原性弱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C2-与D+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推断突破口,B选项为易错点,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6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要的450mL溶液 D.用胶头滴管取5mL的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第一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CO2和SiO2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
(1)SO2在烟尘的催化下形成硫酸的反应方程式是2SO2+2H2O+O2=2H2SO4
(2)已知2SO2 (g)+O2 (g)?2SO3(g)△H=-196kJ/mol,提高反应中SO2的转化率,是减少SO2排放的有效措施.
①T温度时,在2L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0mol SO2和1.0mol O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50%,则υ(O2)=0.05mol/(L•min).
②在①的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de(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 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3)烟气中的SO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负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硫酸.
②SO3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SO32--2e-+H2O=SO42-+2H+
③电解过程中若消耗12.6gNa2SO3,则阴极区变化的质量为4.4g(假设该过程中所有液体进出口密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大量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使用尿素[CO(NH22]则不会改变土壤酸碱性
B.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C.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玻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氟氯烃是安全、环保的制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0.1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SO2、H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验证猜想Ⅰ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含有Fe2+(或溶液紫红色不褪去,不含Fe2+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淀粉溶液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将所得气体通入如图装置:
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含有两种气体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判断该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不正确,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溶于水,水溶液为浅绿色,常见其七水合物(绿矾FeSO4•7H2O ),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成难溶于水的棕黄色碱式硫酸铁Fe(OH)SO4.主要用于净水、照相制版及治疗缺铁性贫血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确定某FeSO4•7H2O样品加热后的产物,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称取2.78g样品,置于B试管中;③打开活塞K,从C处通入某种气体;④关闭K,对试管B充分加热;⑤打开活塞K,从C处再通入该气体.

(1)E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SO4•7H2O分解有SO3生成.
(2)步骤③中从C处通入的气体作用为将装置中的空气全部赶出,并将FeSO4•7H2O的分解产物全部排出,该气体可以为C.
A.SO2     B.Cl2     C.N2     D.NH3
若不通入气体,则E中发生的副反应为2SO2+O2+2BaCl2+2H2O=2BaSO4↓+4HCl.
(3)甲同学将F中反应后溶液共100mL取出,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KMnO4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滴定完毕,三次实验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读数如下: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123
V(样品)/mL20.0020.0020.00
V(KMnO4)/mL(初读数)1.500.200.00
V(KMnO4)/mL(终读数)19.8520.2219.98
通过计算,甲同学认为B中的固体产物化学式为Fe2O3
(4)设计实验证明FeSO4•7H2O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2+的水解:取少量FeSO4•7H2O水溶液于试管中,先加Fe粉,再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试管中溶液微红,然后加热试管中的溶液,若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FeSO4•7H2O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2+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乙醇溶液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太阳能电池板材料除单晶硅外,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学物质.
(1)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2
(2)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硅烷中硅采取sp3杂化方式,硅烷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
(3)硒和硫同为VIA族元素,与其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s<Se<Br. (用元素符号表示)
(4)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与Se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CO32-或NO3-(填化学式).
(5)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在晶胞中金原子位于顶点,铜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金原子(Au)与铜原子(Cu)个数比为1:3;若该晶体的晶胞棱长为a pm,则该合金密度为$\frac{\frac{197+64×3}{{N}_{A}}}{(a×1{0}^{-10})^{3}}$g/cm 3.(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