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B.固态NaCl和HCl的熔化所克服的作用力不同
C.${\;}_{92}^{235}$U和${\;}_{92}^{238}$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位素

分析 A.同素异形体首先是单质,其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Na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Cl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
C.核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
D.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金刚石和石墨是单质.

解答 解:A.碘晶体、碘蒸气是碘单质的不同状态,属于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NaCl为仅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HCl为共价化合物,仅含有共价键,熔化所克服的作用力前者为离子键,后者为分子间作用力,熔化所克服的作用力不同,故B正确;
C.${\;}_{92}^{235}$U和${\;}_{92}^{238}$U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晶体类型、核素、同位素等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辨别能力,为高频考点,注意B选项把握晶体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粒子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  )
A.CH3COO-B.NH4+C.OH-D.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探究一]为测定钛铁矿(含FeTiO3,钛酸亚铁)中可提取氧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实验装置:(注:可提取氧指的是可被H2、C转化为H2O、CO2的氧原子)

(1)已知FeTiO3被H2还原后,生成Fe、TiO2和水,学生甲设想用图-1装置(A为电加热装置)从钛铁矿中提取氧.请写出FeTiO3在加热时被H2还原的化学方程式:FeTiO3+H2 $\frac{\underline{\;\;△\;\;}}{\;}$Fe+TiO2+H2O
(2)已知FeTiO3被C还原后生成Fe、TiO2和CO2,学生乙设想用图-2装置(A为电加热装置)从钛铁矿中提取氧,并且认为该方案的意义在于:反应产生的CO2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营养物质,同时产生氧气:
6CO2+6H2O $\stackrel{光合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实验过程中,称得反应前装置A中钛铁矿的质量为ag,炭粉的质量为bg,反应后装置B中产生CaCO3的质量为cg,则钛铁矿中可提取氧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32c}{100a}$.
(3)经专家评审后,认定两个方案都很有意义,但实验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图-2装置在加热时,生成的CO2不可能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同时钛铁矿和炭粉在加热时还会产生CO,给实验带来误差.
①请对学生乙的设想提出改进措施:改用图-1装置加热钛铁矿和炭粉,并在U型管B之前增加盛有CuO粉末的燃烧管,在B之后增加在B之后增加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②改进后,实验自始至终需持续向装置A中通入N2的目的是反应前将装置中的空气赶出,反应开始后可将CO2及时赶出使之被碱石灰吸收.
[探究二]纳米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正广泛开发运用.
(4)某科研小组在不同的载体(钛片、铝片、陶瓷)表面制备二氧化钛薄膜,来考察不同载体TiO2薄膜光催化使甲基橙脱色,每次光照20min取一次样,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双选)
(a)不同载体,无论何种温度一定是钛片最好
(b)约在520℃时,钛片载体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c)无论何种载体,催化活性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不同负载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机物C4H8O3在一定条件下的性质有:在浓硫酸存在下,可脱水生成能使溴水褪色的只有一种结构形式的有机物,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乙醇或乙酸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还能生成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有机物,则有机物C4H8O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4H8O3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COOH
B.C4H8O3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
C.C4H8O3为α-羟基丁酸
D.C4H8O3为羟基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5g CuSO4•5H2O晶体中含有Cu2+离子数一定小于0.5NA
B.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一定大于10-3NA
C.由S6、S7、S8组成的硫蒸气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D.3.6g C与3.36L O2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分子数一定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
C.FeSO4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变质:4Fe2++O2+2H2O═4Fe3++4OH-
D.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有机色质的发色官能团可以被氧化或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为了探索比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甲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a.将干燥的SO2和干燥的Cl2分别通到干燥的品红试纸上,发现红色试纸均不褪色;
b.将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品红溶液均褪色;
c.加热b中漂白后的溶液,发现前者恢复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d.将SO2和Cl2分别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前者只变红,不褪色,后者先变红,后褪色.
请根据甲同学的实验事实,简要说明SO2与Cl2漂白原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SO2和Cl2本身都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分别是其与水反应后的产物H2SO3 和HClO
不同之处:①H2SO3只能与某些有机色质发生加合或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产物受热分解再放出S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HClO能与很多有机色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较稳定.
(2)乙同学为了探索对比O3、H2O2和Cl2的漂白能力大小,将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溶液与三种漂白剂呈喷雾状分别反应,至完全褪色时,发现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褪色时间O3最短,H2O2次之,Cl2最长.
②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尔物质得电子数相等.
③O3漂白速度较H2O2快的主要原因是氧化性O3>H2O2
④Cl2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浓度较小.
(3)丙同学为了比较H2O2和NaClO的氧化性强弱,将两者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
⑤丙同学认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ClO-═Cl-+H2O+O2↑,
由此确认NaClO的氧化性强于H2O2;丁同学认为产生气体也可能是H2O2分解的原因,建议丙同学进一步补充实验来确认.
⑥补充实验需要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甲醇是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可用于燃料电池、制取MTBE   等有机产品.
(1)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电解质为强酸溶液,该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2)水煤气法制取甲醇的反应其反应的焓变、平衡常数如下:
CH4(g)+1/2O2(g)═CO(g)+2H2(g)△H1=-35.4kJ•mol-1平衡常数K1
CO(g)+2H2(g)?CH3OH (g)△H2=-90.1kJ•mol-1平衡常数K2
2CH4(g)+O2(g)?2CH3OH(g)△H3     平衡常数K3
△H3=-251kJ•mol-1 (填数值);相同温度下K3=K12•K22(用含K1、K2代数式表示).
(3)二氧化碳加氢也可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在10.0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①图2中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②图2中压强P1>P2(选填:“>”或“<”).
③在图2中“M”点,平衡常数K=1.04(填数值,保留2位小数).
(4)甲醇与醇ROH在浓硫酸及加热条件下可制备汽油抗爆震剂 MTBE.已知MTBE的分子式为C5H12O,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3所示.

①ROH的名称为2-甲基-2-丙醇.
②写出制备MTBE的化学方程式:CH3OH+(CH33COH$→_{△}^{浓硫酸}$CH3OC(CH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大气污染物NOx、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等会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长因此应加强对其检测和治理.
(1)NOx可导致的环境问题有ab(选填编号).
a.酸雨          b.臭氧层受损
(2)为减少SO2的排放,可用于吸收SO2的物质是b(选填编号).
a.CaCl2溶液      b.Ca(OH)2溶液
(3)为降低NOx的排放,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NOx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2XCO+2N0X$\frac{\underline{\;催化剂\;}}{\;}$2XCO2+N2
(4)某研究小组对PM2.5进行监测时,取其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离子H+  Na+ NH4+ NO3-SO42- 
浓度(mol/L) 
1×10-5 
2×10-5  3×10-5 4×10-5
据此可判断试样中c(H+)=8×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