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下表的数据:
 温度
试剂
 T1/℃ T2/℃ T3/℃
 NaCO3 23.3 20.0 23.7
 NaHCO3 18.5 20.0 20.8
回答下列问题:
(1)NaH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HCO3-+H2O?H2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能否全部溶解是(填“是”或“否”).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 盛 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若按A方案进行实验,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84b}{31a}$×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附表:溶解度表
 温度
溶解度
 10℃ 20℃30℃40℃
 NaCO3 12.5g 21.5g 39.7g 40.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分析 (1)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
(2)10mL水的质量约为10g,结合表中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进行判断;
(3)根据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后表中温度T1与室温大小进行判断;
(4)10mL 20%的盐酸(20℃)溶于水是放热还是吸热,影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5)A.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溶于水后温度为22.2℃,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后温度变为20.8℃,反应后温度降低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现象不同,可以用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C.根据实验可知,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A.此方案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质量分数;
B.根据钠守恒,可列方程组求解;
C.应先把水蒸气排除才合理;
D.根据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求解;
碳酸钠性质稳定,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热稳定性较差,加热分解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根据固体质量变化利用差量法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 解:(1)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HCO3-+H2O?H2CO3+OH-,导致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HCO3-+H2O?H2CO3+OH-
(2)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则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10mL水的质量约为10g,在该温度下最多能够溶解2.15g碳酸钠、0.96g碳酸钠,所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够完全溶解,
故答案为: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说明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说明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
故答案为:放热;吸热;
(4)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溶于水的反应热会影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所以需要补充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分析温度变化,
故答案为:密度约为1.1 g/mL 20%的盐酸(20℃);
(5)A.同样浓度的盐酸溶于水后温度为22.2℃,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后温度变为 20.8℃,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氢钠中加入盐酸后立刻生成二氧化碳,可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故B错误;
C.根据实验可知,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不能直接根据反应温度判断,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6)A.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B错误;
C.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故C正确;
D.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32-+Ba2+=BaCO3↓、HCO3-+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D错误;
加热过程中碳酸钠不变,碳酸氢钠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为:b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减少的固体质量△m
  168      106                   62
  m(NaHCO3)                     bg
则:m(NaHCO3)=$\frac{168×bg}{62}$=$\frac{84}{31}$bg,
所以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frac{84}{31}bg}{ag}$×100%=$\frac{84b}{31a}$×100%,
故答案为:C; $\frac{84b}{31a}$×100%.

点评 该题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为载体,侧重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用语中表达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B.C2H4的球棍模型
C.环已烷的结构简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A、E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且和SiC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D是一种单质,F为气体,J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K是两性化合物.反应③、④、⑤用于工业中生产H.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NH3,INaAlO2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CO2+2AlO2-+3H2O=2Al(OH)3↓+CO32-
(4)B和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反应①是科学家研究开发制备该纳米级复合粉末的最新途径.已知B由Si及另外两种元素组成,且Si与另外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Al4SiC4+2N2$\frac{\underline{\;1500℃\;}}{\;}$4AlN+SiC+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初步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试剂分离方法
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
溴苯(溴)NaOH溶液分液
乙醇(水)生石灰蒸馏
苯(环己烷)分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
(2)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下列物质不能作该反应催化剂的是(填序号)bc.
a.MnO2   b.HI  c.Na2SO3  d.FeCl3
(4)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在下表中列出H2WO3的各种不同化学性质,举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编号性质化学方程式
示例氧化性H2WO3+3H3PO3═3H3PO4+H2W↑
1
2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如图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3H2O═Al(OH)3↓+3NH4+,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_{53}^{127}$I和${\;}_{53}^{131}$I说法,正确的是(  )
A.${\;}_{53}^{127}$I和${\;}_{53}^{131}$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_{53}^{127}$I和${\;}_{53}^{131}$I的中子数分别为74和78
C.${\;}_{53}^{127}$I和${\;}_{53}^{131}$I属不同种元素
D.${\;}_{53}^{127}$I和${\;}_{53}^{131}$I是同一种核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3COO-、H+、Na+、K+B.NH4+、OH-、Ba2+、Cl-
C.Ca2+、NO3-、Ba2+、K+D.NO3-、Ba2+、H+、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
序号
名称甲烷一氧化碳乙烯甲苯苯酚氨水
(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②⑦,苯酚的俗称为石炭酸.
(2)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烃是(填序号):③.
(3)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填序号)③,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2$\stackrel{催化剂}{→}$
(4)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烃是(填结构简)CH2=CH2
(4)彼此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④⑤.
(5)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的有4种,请写出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C.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