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甲醇是一碳化学基础的原料和优质的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能源等领域.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反应①:CO(g)+2H2(g)?CH3OH(g)△H1=-90.77kJ/mol 反应②:CO2(g)+H2(g)?CO(g)+H2O(g)△H2  反应③:CO2(g)+3H2(g)?CH3OH(g)+H2O(g)△H3=-49.58kJ/mol
(1)反应②的△H2=+41.19kJ•mol-1
(2)若500℃时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与K3,已知500℃时K1、K2的值分别为2.5、1.0,并测得该温度下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V(填“>”、“=”或“<”)
(3)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图1中曲线I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II和曲线III.当曲线I变为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当通过改变压强使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曲线III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2L.

(4)甲醇燃料电池可能成为未来便携电子产品应用的主流.某种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通入a气体的电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5)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常温条件下,将a mol/L的CH3COOH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frac{2b}{a-2b}$×10-7L/mol.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②=③-①得反应②的△H2
(2)依据反应①+②得到反应③,所以平衡常数K3=K1×K2,依据某时刻浓度商计算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图象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体积是可变得是恒压容器,说明改变的是加入了催化剂;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0.3mol/L变为0.45mol/L,容器的体积由3L变为2L;
(4)根据题给装置知本题考查酸性甲醇燃料电池,根据外电路电子流向判断左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5)溶液等体积混合溶质浓度减少一半,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结合概念计算.

解答 解:(1)已知反应①:CO(g)+2H2(g)?CH3OH(g)△H1=-90.77kJ/mol,反应②:CO2(g)+H2(g)?CO(g)+H2O(g)△H2,反应③:CO2(g)+3H2(g)?CH3OH(g)+H2O(g)△H3=-49.58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③-①得反应②的△H2=+41.19 kJ•mol-1
故答案为:+41.19 kJ•mol-1
(2)根据已知反应确定K1=c(CH3OH)/c(CO)c2(H2)、K2=c(CO)c(H2O)/c(CO2)c(H2)、K3=c(CH3OH) c(H2O)/c(CO2)c3(H2),则K3=K1•K2.500℃时K1、K2的值分别为2.5、1.0,则K3=K1•K2=2.5,该温度下反应③在某时刻,Q=$\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frac{0.3×0.15}{0.1×0.{8}^{3}}$=0.9<K3,反应正向进行,则此时V>V
故答案为:>;
(3)分析图象知t0时刻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II,一氧化碳的平衡浓度没有变化而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反应②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0.3mol/L变为0.45mol/L,容器的体积由3L变为2L.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  2L;
(4)根据题给装置知本题考查酸性甲醇燃料电池,根据外电路电子流向判断左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结合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确定失电子数目,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故答案为:CH3OH-6e-+H2O=CO2+6H+
(5)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钡和氢氧化钡,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bmol/L,溶液中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依据电离方程式写出K=$\frac{c(C{H}_{3}CO{O}^{-})×c({H}^{+})}{c(C{H}_{3}COOH)}$=$\frac{b×1{0}^{-7}}{\frac{a}{2}-b}$=$\frac{2b}{a-2b}$×10-7L/mol;
故答案为:$\frac{2b}{a-2b}$×10-7L/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平衡常数计算和影响条件的应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溶度积的计算,题目综合性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X,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X可能是Cl2
B.CO2中含少量S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人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试样中不含KIO3
D.相同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的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B的酸性比HA的酸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1)0.94g某有机化合物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仅生成2.64g二氧化碳和0.54g水.经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6H6O.
(2)如果该有机化合物遇FeCl3显紫色,写出比该有机物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所有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N2(g)+3H2(g)?2NH3(g)△H<0合成氨,其基本合成过程如下:

(1)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c0mol/L H2参加合成氨反应,在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如图A.
①a条件下,0~t0的平均反应速率v(N2)=$\frac{{c}_{0}-{c}_{1}}{300{t}_{0}}$mol•L-1•min-1
②相对a而言,b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增大c(N2).
③在a条件下t1时刻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frac{1}{2}$,t2时刻重新建立平衡状态.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t1~t2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2)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容器充入9mol N2和23mol H2模拟合成氨反应,图B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图.若体系在T2、60MPa下达到平衡.
①此时N2的平衡分压为9MPa,H2的平衡分压为15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列式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Kp=0.043(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离器中的过程对整个工业合成氨的意义是及时分离出液氨,c(NH3)减小,使平衡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增大原料利用率(或NH3产率).
(4)有人利用NO2和NH3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进行粗铜精炼,如图C所示,d极为粗铜.
①a极通入NO2气体(填化学式);
②b极电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需加浓硫酸做催化剂 和吸水剂,
右侧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倒吸.
(2)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COOH+C2H5OH$?_{加热}^{浓硫酸}$CH3COOC2H5+H2O.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 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②④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4)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BD
A.浓硫酸易挥发,以致不能重复使用.
B.会使部分原料炭化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会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g)和y mol I2(g),发生反应:H2(g)+I2(g)?2HI(g)△H<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和平衡分别将如何改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加入催化剂,速率增大平衡向不移动
(3)充入更多的H2,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扩大容器的体积,速率减小 平衡向不移动
(5)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速率不变平衡向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煤制天然气工艺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新途径之一,其工艺流程简如图1如下:

(1)反应I:C(s)+H2O(g)?CO(g)+H2(g)△H=+135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放热,放出的热被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吸收利用,促进反应正向移动.
(2)反应II:CO(g)+H2O(g)?CO2(g)+H2(g)△H=-41kJ•mol-1.如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判断T1、T2和T3的大小关系:T1<T2<T3
②若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I和水气变换反应II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II应选择的温度是T3(填“T1”“T2”或“T3”).
(3)①甲烷化反应IV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III.煤经反应I和II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和CO2
②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法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KHS+KHCO3
(4)已知:
CO(g)+H2O(g)?CO2(g)+H2(g)△H1=-41kJ•mol-1
2H2(g)+O2(g)?2H2O(g)△H2=-484kJ•mol-1
CH4(g)+2O2(g)?CO2(g)+2H2O(g)△H3=-802kJ•mol-1
反应IV:CO(g)+3H2(g)?CH4(g)+H2O(g)△H=-207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体系中有SO3 0.3mol,此时若移走0.5mol O2和0.5mol SO2,则反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  )
A.0.3molB.0.15mol
C.小于0.15molD.大于0.15mol,小于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等物质的量的CH4、C2H4、C2H2,分别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2H2含碳量最高,燃烧生成的CO2最多
B.C2H2燃烧时火焰最明亮
C.CH4含氢量最高,燃烧生成H2O最多
D.CH4、C2H4燃烧生成H2O质量不同,消耗O2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