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现有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1s22s23p2②1s22s23p3 ③1s22s23p4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②>③>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①>②>③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分析 由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可知,①C元素、②N元素、③O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层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电负性增强;
D.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O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解答 解:由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可知,①C元素、②N元素、③O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层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②>③>①,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①>②>③,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电负性增强,故电负性:③>②>①,故C错误;
D.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但O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②>①>③,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比较基础,注意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异常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H4(g)+2NO2(g)N2(g)+CO2(g)+2H2O(g)△H=akJ/mol。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温度

时间/min

物质的量

0

10

20

40

50

T1

n(CH4)/mol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mol

0.50

0.30

0.18

x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且a>0

B.当温度为T2、反应进行到40 min时, x>0.15

C.温度为T2时,若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50 mol CH4和1.2mol NO2,重新达到平衡时,n(N2)=0.70mol

D.温度为T1时,达平衡时CH4 的转化率大于NO2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硫酸铅广泛应用于制造蓄电池、白色颜料等.利用锌冶炼过程中的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已知铅浮渣的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Zn、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25℃时,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步骤Ⅰ中还原产物只有NO,浸出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Pb2+.分别写出PbO、Pb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O+2HNO3=Pb(NO32+H2O、3Pb+8HNO3=3Pb(NO32+2NO↑+4H2O.
(2)若将步骤Ⅱ中的Pb2+完全转化成PbSO4沉淀,则溶液中的c(SO42-)至少为:1.6×10-3mol/L.
(3)母液可循环用于步骤Ⅰ,其可利用的溶质主要是HNO3(填化学式),若母液中残留的SO42-过多,循环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浸出时部分Pb2+生成PbSO4随浸出渣排出,降低PbSO4的产率.
(4)步骤Ⅲ中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滤渣,分离得产品PbSO4.目的是除去CaSO4,离子反应方程式CaSO4+Pb2+=PbSO4+Ca2+
(5)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充电后两个电极上沉积的PbSO4分别转化为PbO2和Pb,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①一般认为1:1的硫酸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氧化性就不怎么强了.
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硫酸中反应不明显,如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密度为1.84g•cm-3
据以上信息回答:
(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98%的浓硫酸10-15滴(约0.5mL),加热至沸腾,该试管中液体是否有有明显变化无
.试用数据解释原因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60%,其氧化性不强,所以无明显现象.
(2)甲同学再用分液漏斗加浓硫酸10mL再加热至沸腾,现象是铜片慢慢溶解,带支管的试管中溶液渐成蓝色,小试管中品红褪色.
(3)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加浓硫酸10mL与铜片反应.所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液体无色或浅蓝色,有白色固体在试管底部析出原因是98%浓H2SO4有吸水性,生成无水CuSO4.为了最终看到与甲类似的现象,乙同学需进行的操作是待支管的试管冷却后沿烧杯壁缓缓加入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乙同学进行加热,还在带支管的试管中观察到有黑色物质出现,大胆假设此物质是Cu2S或硫化铜或Cu2S与硫化铜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但不是同系物
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C.分子式为C3H7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种
D.谷氨酸分子()间缩合可形成二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该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
D.能与4mol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除去溴苯中的溴,应选用的试剂为NaOH溶液,实验方法为分液,主要实验仪器为分液漏斗;
(2)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稀硝酸、AgNO3溶液,若现象为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3)用乙炔制备聚氯乙烯塑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CH+HCl$→_{△}^{催化剂}$CH2=CHCl;nCH2=CHCl$→_{△}^{催化剂}$.(其它无机物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有碘元素
C.用酚酞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烧碱
D.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