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是以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制乙烯为载体,探究乙烯与溴反应原理,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制乙烯的同时有副产物SO2、CO2生成,因SO2的还原性影响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故需要先除溴和CO2,再验证乙烯与溴的反应,具体流程是先利用A中NaOH溶液吸收SO2和CO2,并用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两气体是否完全除去,再利用E装置进行干燥,最后通入C装置与溴反应,并结合D中硝酸银溶液验证反应原理,据此可作答;
(1)因浓硫酸的脱水性,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后有少量碳生成,碳再浓硫酸混合加热得到SO2和CO2,结合质量守恒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目的及题干信息,应该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SO2、CO2,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杂质是否除尽,然后用浓硫酸干燥乙烯,再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乙烯的性质,用D检验是否有溴化氢生成从而判断乙烯与溴的反应类型;
(3)类比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即应该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的温度是170℃;
(4)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利用B中澄清石灰水检验,混合气体中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红棕色,如果乙烯能与溴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溴越来越多,溶液的颜色会变浅直至褪色,如果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中无气体逸出,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只会有HBr气体生成进入D中,可结合反应的现象判断.
解答 解:(1)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乙醇脱水生成的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frac{\underline{\;加热\;}}{\;}$CO2↑+2SO2↑+2H2O,故答案为:C+2H2SO4$\frac{\underline{\;加热\;}}{\;}$CO2↑+2SO2↑+2H2O;
(2)为得到纯净的乙烯,应用NaOH溶液除去SO2、CO2,(并用石灰水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硫酸铜粉末或CaCl2干燥;乙烯与单质溴之间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若是取代反应,则会有HBr生成,H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产生浅黄色沉淀,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F→A→B→E→C→D,故答案为:A→B→E→C;
(3)浓硫酸密度大于乙醇,且混合过程中放热大量热,所以应该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混合加热到170℃时有乙烯生成,故答案为:浓硫酸;170℃;
(4)CO2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确定生成物中一定有CO2,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乙烯与溴反应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会逐渐褪色,如果溴与乙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生成的溴化氢遇硝酸银溶液会生成淡黄色沉淀,如果发生的是加成反应,D中无现象,故答案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会逐渐褪色;淡黄色沉淀;加成.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的检验,明确制备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乙烯性质及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 0.5mo1N2和 1.5mo1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 热 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 | |||||||||
B. | H2 标准燃烧热△H=-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 kJ•mol-1 | |||||||||
C. | 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
D. | 通常人们把拆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肯定有NaNO3 | B. | 肯定有NaNO3,可能还含有K2CO3 | ||
C. | 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NaNO3 | D. | 肯定没有K2CO3和Ba(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化钠的电子式: | |
B. |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Na2O | |
C. | Cl-的结构示意图: | |
D. |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