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氨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作为燃料供给氢氧燃料电池,这是极具吸引力的燃料电池供氢方法.
(l)已知:1molH一H键、lmo1N一H键、1molN≡N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39IkJ、946kJ的能量,则氨分解反应2NH3(g)?N2(g)+3H2(g)的焓变△H=+92kJ/mol.
(2)向体积均为2L的容器A和B中同时分别充入2molNH3(两容器装有催化剂)发生上述反应.在反应过程中,A 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B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①反应2分钟后,A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1.2倍,则2分钟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②如图1为A容器中NH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α(NH3)一t曲线,请在图中画出B容器中相应α(NH3)一t 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B容器体积增大,反应过程中压强较A小,反应速率慢,平衡正向移动,NH3转化率大.

(3)利用如图2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钯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N2+6H++6e-=2NH3
(4)室温时,将c mol/L HF溶液与0.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HF的电离常数Kα=$\frac{1{0}^{-9}}{c-0.01}$(请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5)肼(N2H4)的性质类似于NH3,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弱碱N2H4•2H2O,其水溶液显示碱性的原因是_N2H4•2H2O?[N2H5•H2O]++OH-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分析 (1)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据此计算反应焓变;
(2)①依据题干条件和三行计算得到,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气体计量数之比,计算得到消耗氨气物质的量,反应速率v=$\frac{△c}{△t}$计算得到;
②B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压强减小,体积缩小所以反应过程中B中压强始终比A中压强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正向移动,NH3转化率大,氨气含量少于A;
(3)利用如图2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反应总方程式为N2+3H2?2NH3,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为电解池阴极反应,电极方程式为N2+6e-+6H+═2NH3,H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为电解池阳极反应,电极方程式为H2-2e-=2H+,以此解答该题;
(4)呈中性则c(H+)=c(OH-)=10-7mol/L,c(Na+)=c(F-)=0.005mol/L,以此计算;
(5)根据一水合氨电离方式书写N2H4•2H2O电离方程式.

解答 解:(1)1molH一H键、lmo1N一H键、1molN≡N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39IkJ、946kJ的能量,则氨分解反应2NH3(g)?N2(g)+3H2(g)的焓变△H=6×39IkJ/mol-3×436kJ/mol-946kJ/mol=+92kJ/mol,
故答案为:+92kJ/mol;
(2)①反应2分钟后,A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1.2倍,气体压强之比为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设生成氮气物质的量为x,则
              2NH3(g)?N2(g)+3H2(g)
起始量(mol)   2        0       0
变化量(mol)   2x        x      3x
2min末(mol/L) 2-2x     x       3x
$\frac{2-2x+x+3x}{2}$=1.2
x=0.2mol
2分钟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frac{\frac{0.2×2mol}{2L}}{2min}$=0.1mol/L•min,
故答案为:0.1;
②B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压强减小,体积缩小所以反应过程中B中压强始终比A中压强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正向移动,NH3转化率大,氨气含量少于A,据此画出变化图象为:
故答案为:;B容器体积增大,反应过程中压强较A小,反应速率慢,平衡正向移动,NH3转化率大;
(3)利用如图2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反应总方程式为N2+3H2?2NH3,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为电解池阴极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N2+6e-+6H+═2NH3
故答案为:N2+6H++6e-=2NH3
(4)呈中性则c(H+)=c(OH-)=10-7mol/L,c(Na+)=c(F-)=0.005mol/L,所以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HF的电离常数Ka=$\frac{c({H}^{+})c({F}^{-})}{c(HF)}$=$\frac{1{0}^{-7}×0.005}{\frac{c}{2}-0.005}$=$\frac{1{0}^{-9}}{c-0.01}$故答案为:$\frac{1{0}^{-9}}{c-0.01}$;
(5)肼(N2H4)的性质类似于NH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弱碱N2H4•2H2O,该二元弱碱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2H4•2H2O?[N2H5•H2O]++OH-
故答案为:N2H4•2H2O?[N2H5•H2O]++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涉及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点,图象绘制和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A(g)?2B(g)+C(g)+D(s)△H=+85.1kJ•mol-1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随反应时间(t)数据见下表:
时间t/h01248162025
$\frac{P}{{P}_{0}}$1.001.501.802.202.302.382.402.40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能提高A转化率的是AD
A.升高温度                   B.体系中通入A气体
C.通入稀有气体He,使体系压强增大到原来的5倍
D.若体系中的C为HCl,其它物质均难溶于水,滴入少许水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2}(B)×c(C)}{c(A)}$,前2小时C的反应速率是0.02 mol•L-1•h-1
(3)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30s不复色;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4)根据下列数据:
测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5.000.4020.38
第二次25.004.0024.02
计算得出待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00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0.30molX、0.10mol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5min,则t0~t1阶段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18mol•L-1•min-1
(2)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此阶段开始时v<v(填“>”、“=”或“<”).
(3)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此阶段的平衡常数K=2.8.
(4)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10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X(g)2Y(g)+Z(g)△H=-10akJ/mol.在乙图Ⅰ~Ⅴ处平衡中,平衡常数最大的是Ⅴ.
(5)若起始实验条件不变,重新向该容器中加入0.60mol X、0.20mol Y和0.080mol Z,反应至平衡状态后X的转化率=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根据图A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棉花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管内气体与空气对流,减少氨气对大气的污染,便于收集纯的氨气.
(3)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若变蓝色,说明收集满瓶.
(4)甲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极易溶于水和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5)乙同学和丙同学重复甲同学所做实验,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C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乙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氯气与碱溶液反应时,在低温和稀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和Cl-,在75℃以上和浓碱溶液中主要产物是ClO-和Cl-.研究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取氯酸钾(KClO3)并测定溶度.
a为浓盐酸,b为MnO2,c为饱和食盐水,d为30%KOH溶液,e为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待装置Ⅲ水温升至75℃开始反应:
①装置Ⅰ的作用是制备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②若取消装置Ⅱ,对本实验的影响是杂质HCl气体消耗氢氧化钾,使KClO3产率降低;
③实验结束,拆解装置Ⅰ前为了防止大量氧气溢出,可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Ⅳ中的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注入圆底烧瓶,
④从装置Ⅲ的试管中分离得到KClO3粗产品,其中混有的杂质是KClO和KCl;
(2)已知碱性条件下,ClO-具有强氧化性,则ClO3-氧化性很弱,设计实验证明:碱性条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分别取少量NaClO和NaClO3溶液于试管AB中,均滴加少量NaOH溶液,再分别滴加H2O2溶液,A中有气泡产生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中无明显现象;
(3)为测定产品KCLO3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2.45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的溶液;
步骤2:取25.00mol溶液于锥形瓶中,调制pH=10,滴加足量H2O2溶液充分振荡,然后煮沸溶液1-2分钟,冷却;
步骤3:加入过量KI溶液,在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ClO3-+6I-+6H+=Cl-+3I2+3H2O)
步骤4:加入指示剂,用0.5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ml.(2S2O32-+I2=S4O62-+2I-
①步骤2的目的是除去ClO-.写出煮沸时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2H2O+O2↑;
②样品中KCLO3的质量分数为83.3%(KCLO3式量:1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工业上用无水硫酸钠生产硫化钠的流程如下:
①煅烧时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2SO4+8C$\frac{\underline{\;高温\;}}{\;}$3Na2S+4CO2↑+4CO↑,欲除去CO中的CO2可用试剂灼热的碳粉;
②用碱液浸取与用水浸取相比的优点是碱液能抑制Na2S的水解.
(2)已知常温下,CuS、Cu(OH)2的Ksp分别为8.8×10-36、2.2×10-20.现将Na2S晶体(含少量NaOH)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搅拌,测得溶液的pH=4,则此时溶液中c(S2-)=4.0×10-36mol•L-1
(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S和NaOH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OH-)>c(S2-)>c(HS-)>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stackrel{△}{?}$Fe(OH)3(胶体)+3H+
B.硫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HS-+H2O?H3O++S2-
C.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0.5mol•L-1的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其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frac{{c}^{2}(Cr{{O}_{4}}^{2-})•{c}^{2}({H}^{+})}{c(C{r}_{2}{{O}_{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己知:
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主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的名称是钙;Z元素的名称是氧.
(2)化合物WY和WX2以及XY2的化学式分别是CaS、CaC2和CS2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O2和SO3,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洗涤被Y物质沾染的玻璃仪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S+6NaOH═2Na2S+Na2SO3+3H2O.
(4)在实验室常用WZ的水化物制备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12+2H2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