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R2-离子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mgR2-离子里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frac{m(M-n)}{M}$B.$\frac{M-n+2}{Mm}$C.$\frac{m(M-n+2)}{M}$D.$\frac{m(M-n-2)}{M}$

分析 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质子数为M-n,阴离子中,质子数+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计算该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再利用质量和质量数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该阴离子的电子数.

解答 解:由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质子数为M-n,故R2-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M-n+2,mg R2-的物质的量$\frac{m}{M}$mol,所以mgR2-阴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m}{M}$mol×(M-n+2)=$\frac{m(M-n+2)}{M}$mo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原子构成的简单计算,明确原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子的质量可忽略,质量数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3)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碱性强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氮,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NH3•H2O不是N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4)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S、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设计写出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H2SO4,BNa2CO3,CNa2SiO3
(2)写出图1装置C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3)图2中B处的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
(4)你认为乙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什么缺陷?通过B的气体主要是Cl2,即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酒在酿造过程中部分醇会转化为羧酸,进而形成各种酯类化合物,使酒具有了特殊的香味.国家标准规定,优质高度浓香型白酒总酸量(以乙酸计)应不少于0.30g/L,总酯量(以乙酸乙酯计)应不少于2.0g/L.回答下列问题:

(1)米酒中乙醇含量可采用蒸馏法测定,装置如图Ⅰ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A中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
(2)收集乙醇的锥形瓶需置于冰水浴中,其目的是减少乙醇挥发,防止影响测定结果(作用是冷凝).欲收集无水乙醇,可加入足量的生石灰(填物质名称)后再进行蒸馏.
(3)为测定某白酒样品的总酸量,取20.00mL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0.010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判断终点的依据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若该白酒样品为优质级,则消耗NaOH溶液体积应不小于10mL.
(4)白酒中的总酯量可用返滴法测定.往上题滴定后的溶液(恰好至终点)中再加入20.00mL 0.100mol/L NaOH标准溶液,用图Ⅱ装置水浴加热半小时.冷却后用0.100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加热半小时的目的是使酯水解完全.
已知最终消耗硫酸标准溶液7.70mL,该白酒样品中总酯量为2.024g/L.
(5)下列操作会使总酯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选填编号)
a.加热时未使用水浴和冷凝管                  b.选用了甲基橙为指示剂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d.滴定管未用硫酸标准溶液润洗
(6)图Ⅰ和图Ⅱ的装置中均用到了冷凝管,其进水口分别为b(选填编号)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在下列变化中  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二氧化硅熔化,④NaCl溶于水,⑤HCl溶于水,⑥晶体Ar熔化,⑦Na2O2溶于水,⑧NaHSO4溶于水.未破坏化学键的是①⑥;仅离子键被破坏的是②④;仅共价键被破坏的是③⑤;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被破坏的是⑦⑧.
(2)试判断:①SiO2,②CO2,③CS2,④KCl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①>④>③>②(填相应物质的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通式为CnH2n+2的两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B.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一定生成醇
C.苯和甲苯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烃类都能燃烧生成CO2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H2O2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2MnO4-+3H2O2+6H+═2Mn2++6H2O+4O2
B.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 NO3-+8H++6I-═3I2+2NO↑+4H2O
C.少量SO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32-+SO2═CO2+S O32-
D.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烷烃中,能由相应的烯烃与H2按物质的量1:1加成制得,并且烯烃的种类有两种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100 mL 0.3 mol/L 的HCl 和50 mL 0.3 mol/L 的NaOH相混合
B.80mL 0.3 mol/L 的HCl 和80 mL 0.3 mol/L 的NaOH溶液相混合
C.80mL 0.3 mol/L 的H2SO4 和80 mL 0.3 mol/L 的NaOH溶液相混合
D.50mL 0.3 mol/L 的H2SO4 和50 mL 0.6 mol/L 的NaOH溶液相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