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反应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B.甲苯与Br2发生反应
C.乙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

分析 A.光照下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
B.光照时甲基上H被取代,使用催化剂时苯环上H被取代;
C.1:1加成生成乙烯,1:2加成生成乙烷;
D.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只能生成氯乙烷.

解答 解:A.光照下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是否改变用量,均生成四种有机物,故A不选;
B.光照时甲基上H被取代,使用催化剂时苯环上H被取代,改变反应条件,生成物不同,故B不选;
C.1:1加成生成乙烯,1:2加成生成乙烷,改变用量,生成物不同,故C不选;
D.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只能生成氯乙烷,无论怎样调整反应物的用量,都只能生成一种物质,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但生铁易生锈.请讨论电化学实验中有关铁的性质.

①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图1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左侧烧杯中的c(Cl-)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已知下图甲、乙两池的总反应式均为Fe+H2SO4═FeSO4+H2↑,且在同侧电极(指均在“左电极”或“右电极”)产生H2.请在两池上标出电极材料(填“Fe”或“C”).
(2)用高铁(Ⅵ)酸盐设计的高铁(Ⅵ)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①写出正极反应式:FeO42-+3e-+4H2O═Fe(OH)3+5OH-
②用高铁(Ⅵ)电池作电源,以Fe作阳极,以Cu作阴极,对足量KOH溶液进行电解,当电池中有0.2molK2FeO4反应时,则在电解池中生成H26.72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饱和Na2CO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NH4+、NO3-、Al3+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无明显现象
C.用该溶液浸泡锅炉中的水垢,可使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
D.与苯酚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6H5OH+CO32-→2C6H5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制备物质的工业生产流程合理是(  )
A.由铝土矿冶铝:铝土矿$→_{Na_{3}AlF_{6}}^{电解}$Al
B.制硫酸:硫铁矿$→_{空气}^{高温}$SO2$\stackrel{H_{2}O}{→}$H2SO3$\stackrel{O_{2}}{→}$H2SO4
C.由NaCl制漂白粉:NaCl(aq)$\stackrel{电解}{→}$Cl2$\stackrel{石灰乳}{→}$漂白粉
D.合成氨:NH4Cl和Ca(OH)2固体$\stackrel{△}{→}$NH3$\stackrel{碱石灰}{→}$纯净干燥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Cl->F->Na+>Al3+B.原子半径:Na>P>O>F
C.热稳定性:PH3>H2S>HCl>HFD.金属性:Rb>K>Mg>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甲苯B.聚乙烯C.SO2D.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两只敞口烧杯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一只烧杯中反应为:A+B=C+D,反应温度为T1,另一只烧杯中反应为:M+N=P+Q,反应温度为T2,T1>T2,则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快慢为(  )
A.无法确定B.前者快C.后者快D.一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高化合价为+6价.
(1)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B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ⅦA族.
(2)DBn做制冷剂替代氟利昂,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制冷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146g•mol-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F6.已知DBn 在温度高于45度时为气态.DBn属于分子晶体.该物质被称为人造惰性气体,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请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不能燃烧的理由SF6中硫元素是最高价不能再被氧化,氟单质的氧化性比氧气强,负价的氟不能与氧气反应
(3)C与氢元素组成1:1的化合物,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NaH+H2O═NaOH+H2↑,生成1mol气体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1mol
(4)A和C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甲.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A和单质C,生成的单质A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化合物甲分解方程式为2NaN3$\frac{\underline{\;\;△\;\;}}{\;}$2Na+3N2
(5)D 元素的+4价含氧酸钠盐,该钠盐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盐已经变质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若有白色沉淀,证明已经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1,则含20.0g溶质的NaOH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