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甲烷的结构式CH4
C.苯的分子式C6H6D.羟基:OH

分析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碳碳双键;
B.结构式中应该用短线表示出所有的共价键;
C.苯分子中含有6个C、6个H原子;
D.羟基正确的结构简式为-OH.

解答 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甲烷分子式为CH4,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故B错误;
C.苯分子中中C、H原子数都是6,其分子式为:C6H6,故C正确;
D.羟基为中性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O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图:

提示:①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
②MgO的熔点为2852℃,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
(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②的名称蒸发浓缩、冷却(或降温)结晶、过滤.
(2)写出Mg(OH)2和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H)2+2H+═Mg2++2H2O.
(3)用氯化镁电解生产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Mg+Cl2↑;当电子转移为8mol时,理论上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写出用氯气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原因是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增加生产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用溴水除去NaCl溶液中的NaI
B.用NaOH溶液与HCl溶液制备NaCl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溴
D.用冷却饱和溶液法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获得淡水、单质碘、食盐等物质.
(1)如图是用海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课本中的实验原理完全相同.装置中使用了较长的玻璃管,其作用是导气兼冷凝,烧杯中还应盛装的物质是冰水.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海带提碘可将海带灼烧、溶解、煮沸、过滤得含I-的滤液,滤液经酸化、氧化得含单质碘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带灼烧时用来盛装海带的仪器是坩埚(填仪器名称)
②已知KMnO4、H2O2、Cl2等均可与I-反应生成I2,且KMnO4、H2O2、Cl2对应的生成物分别为Mn2+、H2O、Cl-.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I-转化成I2,最好选H2O2 (上述三种中选择)
(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某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提纯粗盐.
①若只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应经过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若要进一步除去上述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应选择合理的除杂试剂.请填写表:
杂质CaCl2MgCl2Na2SO4
除杂试剂
③为确保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应适当过量.如何判断SO42-是否除尽?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SO42-已除尽
④上述除杂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Na2CO3溶液应加在BaCl2溶液之后
⑤按顺序加入上述除杂试剂过滤后,还应加入适量稀HCl,其目的是除去过量除杂试剂中的OH-和CO32-,,判断加入稀HCl适量的方法可以是向滤液中逐滴滴加稀HCl,调节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0.1mol•L-1 NaOH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0mL该溶液中含有Na+0.01mol
B.1 L该溶液中含有NaOH40 g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
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 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frac{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使用滴管取液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
D.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如图变化: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
(2)若A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则A-→B,A-→E的化学方程式为:
A→B:2CH3CH(CH3)CH2OH+O2$→_{△}^{Cu}$CH3CH(CH3)CHO+2H2O.
A→E:2CH3CH(CH3)CH2OH+2Na→2CH3CH(CH3)CH2ONa+H2↑.
(3)A的同分异构体A′也可以发生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则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OOH+CH3CH2CH2CH2OH$?_{△}^{浓硫酸}$CH3CH2CH2COOCH2CH2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
②Na2O2(s)+CO2(g)=Na2CO3(s)+$\frac{1}{2}$O2(g)△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 283 kJ
B.反应①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566 kJ/mol
C.反应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
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