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Ⅰ.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如图1: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2Al+2OH-+2H2O═2AlO+3H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b.
a.NH3   b.CO2  c.NaOH   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因为Al3+和HCO3-发生了双水解,Al3++3HCO3-═Al(OH)3↓+CO2↑.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补充溶液中消耗的Cu2+,保持溶液中Cu2+的浓度恒定
Ⅱ.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Al+3HCO3--3e-=Al(OH)3↓+3CO2↑ (或Al-3e-=Al3+、Al3++3HCO3-=Al(OH)3↓+3CO2↑).
Ⅲ.Na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其电解制法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示分析:Fe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8OH--6e-═FeO42-+4H2O,与铁电极相连的为电源的正极.

分析 Ⅰ.(1)①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
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
(2)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
Ⅱ.用石墨作阴极,Al元素单质作阳极,Al为活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Al3+与HCO3-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
Ⅲ.用电化学法制取Na2FeO4,由图可知Fe为阳极失去电子,石墨为阴极,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Ⅰ.(1)①铝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Al(OH)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3H2↑;b;
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是由于废电解液中含有Al3+,和HCO3-发生了互促水解.3HCO3-+Al3+=3CO2↑+Al(OH)3↓;或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
故答案为:2Al+3H2O-6e-═Al2O3+6H+;因为Al3+和HCO3-发生了双水解,Al3++3HCO3-═Al(OH)3↓+CO2↑;
(2)电镀铜时用铜做阳极,阳极上铜被氧化,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采用石墨无法补充Cu2+
故答案为: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补充溶液中消耗的Cu2+,保持溶液中Cu2+的浓度恒定;
Ⅱ.铝单质作阳极,铝失去电子,在NaHCO3溶液作电解液时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在阳极反应,其反应为Al+3HCO3--3e-=Al(OH)3↓+3CO2↑ (或Al-3e-=Al3+、Al3++3HCO3-=Al(OH)3↓+3CO2↑),则R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
故答案为:Al+3HCO3--3e-=Al(OH)3↓+3CO2↑ (或Al-3e-=Al3+、Al3++3HCO3-=Al(OH)3↓+3CO2↑);
Ⅲ.用电化学法制取Na2FeO4,由图可知Fe为阳极失去电子,则阳极反应为Fe+8OH--6e-═FeO42-+4H2O,石墨为阴极,铁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故答案为:Fe+8OH--6e-═FeO42-+4H2O;正.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情况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生活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去锅碗瓢盆上的油污,且热溶液的效果更好
B.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
C.侯氏制碱工业中,降温析出副产品NH4Cl之前,向溶液中既撒NaCl固体又通入足量NH3
D.夏天,打开冰镇汽水瓶,立即冒出大量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VB2中V的化合价为+4价
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常温下,是密度比水小的无色液体
D.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单键和3个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①下列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b(填字母).
a.青铜  b.青花瓷  c.沥青
②为防止钢铁器件腐蚀,下列举措不合理的是c(填字母).
a.表面镀锌  b.使用不锈钢  c.表面附着铜片
③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中,均用到的原料是a(填字母).
a.石灰石          b.纯碱         c.黏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欲将氯化钠、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碘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分离,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溶解、过滤、加热(升华)、蒸发(结晶)B.加热(升华)、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升华、溶解、蒸馏、结晶D.溶解、结晶、过滤、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A.在Na2SO4溶液中,c(Na+):c(SO42-
B.相同温度下,0.2 mol/L CH3COOH溶液中c(H+)与0.1 mol/LCH3COOH溶液中c(H+
C.在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 (g)已达平衡时的c(NH3)与c(N2
D.液面均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能产生NO
B.将CO2、SO2通入Ca(ClO)2溶液均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SiO2与所有的酸都不能发生反应
D.加过量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钠盐为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5种溶液,他们分别是:①KNO3;②BaCl2;③NaOH;④(NH42SO4;⑤CuCl2,若要求不用任何外加试剂鉴别它们,则鉴别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①③②B.⑤③④②①C.②④③①⑤D.③②④⑤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