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目前半导体生产展开了一场“铜芯片”革命--在硅芯片上用铜代替铝布线,古老的金属铜在现代科技应用上取得了突破,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生产粗铜,其反应原理如下:
CuDeSO2$→_{800℃}^{O_{2}}$Cu2S$→_{①}^{O_{2},△}$Cu2O$→_{②}^{Cu_{2}S,△}$Cu→CuSO4
(1)基态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硫、氧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是O(填元素符号).
(2)反应①、②中均生成有相同的气体分子,该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sp2,其立体结构是V形.
(3)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做了一组实验:CuSO4溶液$\stackrel{氨水}{→}$蓝色沉淀$\stackrel{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写出蓝色沉淀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深蓝色透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考虑H+)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配位键.
(4)铜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pm.((用含d和NA的式子表示).

分析 (1)Cu位于第四周期ⅤⅡB族,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2)由(1)分析知反应①②生成的相同气体分子是SO2,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frac{1}{2}$(6-2×2)=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V型,S原子采用sp2杂化;
(3)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Cu(NH34]2+离子,离子中存在共价键、配位键;
(4)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由均摊法计算氧化亚铜晶胞中Cu原子和O原子的数目,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frac{m}{V}$计算出体积,再计算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即可.

解答 解:(1)Cu位于第四周期ⅤⅡB族,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氧;
故答案为:3d104s1;O;
(2)由(1)分析知反应①②生成的相同气体分子是SO2,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frac{1}{2}$(6-2×2)=3,所以S原子采用sp2杂化,由于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是V型;
故答案为:sp2;V型;
(3)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Cu(NH34]2+离子,蓝色沉淀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深蓝色透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考虑H+)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配位键,
故答案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共价键、配位键;
(4)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在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中,O原子在晶胞的顶点和体心,故O原子数=$\frac{1}{8}$×8+1=2,Cu原子全部在体心,故Cu原子数=4,即一个氧化亚铜晶胞中有2个O原子和4个Cu原子,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frac{m}{V}$可知,体积V=$\frac{m}{ρ}$=$\frac{\frac{288}{{N}_{A}}}{d}$=$\frac{288}{d•{N}_{A}}$cm3,所以晶胞的边长为$\root{3}{\frac{288}{d•{N}_{A}}}$cm,根据晶胞的结构图可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晶胞边长的$\frac{\sqrt{3}}{4}$,所以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cm=$\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pm,

故答案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晶胞的计算、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方式以及分子构型和配合物的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的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把甲与丙、乙与丁、丙与丁、丙与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则胶体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NaHCO3和Na2O2按2:1的个数之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趁热排出气体物质,容器内残留物的成分是(  )
A.Na2O2和NaHCO3B.NaHCO3和Na2CO3C.NaOH和Na2CO3D.只有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1-36号A、B、C、D、E、F、Q七种元素,其中A、B、C、D、E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其核电荷数依次递增,B元素基态原子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2n+2,E原子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F2+离子K、L、M层全充满.Q为前四周期中ds区的第一种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同答下列问题:
(1)已知B与A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g•L-1,则在该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直线型,在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个数比3:2.
(2)写出单质F与足量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C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Zn+10HNO3(稀)=4Zn(NO32 +NH4NO3+3H2O.
(3)图1能正确表示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第二电离能(I2)与原子序数关系C.(填标号).

(4)B的单质是一种层状结构,元素B和E的形成一种合金,E的原子位于B的层间,其投影位于层面六圆环的中央(如图2),“△”表示E的原子位置,平行四边形表示在此二维图形上画出的一个晶胞,该合金的化学式为MgC2
(5)元素Q形成的单质的晶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晶体形成时的原子堆积方式是丙 (选填“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N+NaOH+H2O=NaAlO2+NH3↑.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
②称取xg Al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 (填化学式),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
(4)数据分析(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1
①Al4C3的质量分数为$\frac{0.048(a-b)}{{V}_{m}x}$×100%.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AlN的质量分数为$\frac{41(z-y)}{17x}$×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像铅酸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负极(填“正”或“负”)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冷却水从b(填“a”或“b”)口进入.
(2)A仪器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仪器的名称是冷凝管.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为防止液体暴沸还需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
(4)蒸馏烧瓶中自来水的体积不超过其体积的$\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有机物E的名称是(  )
A.丁烷B.2-甲基丙烷C.1-甲基丙烷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0.5molNa2CO3中(  )
A.含3.01×1023个CO32-B.该Na2CO3的质量为106g
C.含0.5molNa+D.含1mol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