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Cu位于第四周期ⅤⅡB族,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2)由(1)分析知反应①②生成的相同气体分子是SO2,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frac{1}{2}$(6-2×2)=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V型,S原子采用sp2杂化;
(3)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Cu(NH3)4]2+离子,离子中存在共价键、配位键;
(4)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由均摊法计算氧化亚铜晶胞中Cu原子和O原子的数目,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frac{m}{V}$计算出体积,再计算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即可.
解答 解:(1)Cu位于第四周期ⅤⅡB族,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氧;
故答案为:3d104s1;O;
(2)由(1)分析知反应①②生成的相同气体分子是SO2,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frac{1}{2}$(6-2×2)=3,所以S原子采用sp2杂化,由于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是V型;
故答案为:sp2;V型;
(3)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溶于过量的氨水,形成[Cu(NH3)4]2+离子,蓝色沉淀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深蓝色透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不考虑H+)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共价键、配位键,
故答案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共价键、配位键;
(4)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在铜的某种氧化物晶胞中,O原子在晶胞的顶点和体心,故O原子数=$\frac{1}{8}$×8+1=2,Cu原子全部在体心,故Cu原子数=4,即一个氧化亚铜晶胞中有2个O原子和4个Cu原子,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frac{m}{V}$可知,体积V=$\frac{m}{ρ}$=$\frac{\frac{288}{{N}_{A}}}{d}$=$\frac{288}{d•{N}_{A}}$cm3,所以晶胞的边长为$\root{3}{\frac{288}{d•{N}_{A}}}$cm,根据晶胞的结构图可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晶胞边长的$\frac{\sqrt{3}}{4}$,所以该晶胞中铜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cm=$\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pm,
故答案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frac{\sqrt{3}}{4}\root{3}{\frac{288}{d•{N}_{A}}}$×101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晶胞的计算、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方式以及分子构型和配合物的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的组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和乙 | B. | 乙和丙 | C. | 丙和丁 | D. | 丁和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O2和NaHCO3 | B. | NaHCO3和Na2CO3 | C. | NaOH和Na2CO3 | D. | 只有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3.01×1023个CO32- | B. | 该Na2CO3的质量为106g | ||
C. | 含0.5molNa+ | D. | 含1mol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