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粗铜(含杂质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铜,加稀盐酸溶解,形成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再加CuO或氢氧化铜等调节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的固体2为氢氧化铁,溶液2为氯化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在HCl氛围中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
(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名称;
②根据增加装置中压强,则在溶液中会产生气泡的原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根据铜与盐酸不能反应分析解答;
(2)试剂X用于调节pH,则试剂X要能与酸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在Y中加入NaCl固体,平衡向右移动,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中Cu(H2O)42+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将Y加水稀释,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取Y进行电解,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据此答题;
(4)a.装置甲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反应;
b.用装置乙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长进短出;
c.用装置丙为过滤,可分离固体和溶液;
d.锰离子能水解,生成氯化氢能挥发,且MnCl2•4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应在氯化氢环境中,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MnCl2•4H2O;
解答 解:粗铜(含杂质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铜,加稀盐酸溶解,形成氯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再加CuO或氢氧化铜等调节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的固体2为氢氧化铁,溶液2为氯化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在HCl氛围中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
(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往分液漏斗中装入水,打开A的旋塞,看装NaOH溶液的瓶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连接装置,往分液漏斗中装入水,打开A的旋塞,看装NaOH溶液的瓶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③HCl与粗铜不反应,之后可被NaOH溶液吸收,所以氯气中的氯化氢不需要除去,
故答案为:否,HCl与粗铜不反应,之后可被NaOH溶液吸收;
(2)试剂X用于调节pH,则试剂X要能与酸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所以可以用氧化铜 或碱式碳酸铜,故选bd;
(3)a.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变为绿色,可以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转化关系,故a错误;
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中Cu(H2O)42+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变为绿色,可以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转化关系,故b正确;
c.将Y稀释,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溶液呈蓝色,可以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转化关系,故c正确;
d.取Y进行电解,铜离子放电,溶液颜色最终消失,故d正确;
故选:a;
(4)a.装置甲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反应,故a正确;
b.用装置乙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长进短出,故b错误;
c.用装置丙为过滤,可分离固体和溶液,故c正确;
d.锰离子能水解,生成氯化氢能挥发,且MnCl2•4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应在氯化氢环境中,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MnCl2•4H2O,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制备、检验和性质实验设计等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样品含NaCl |
② |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pH. |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大于10.2 | 样品含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消耗 KMnO4体积/mL | 19.98 | 20.02 | 20.20 | 2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一l30 | 9 | -1l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