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 | 1.7×10-5 | K1=4.3×10-7 K2=5.6×10-11 | 3.0×10-8 |
分析 (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酸根离子对应酸的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其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弱;
(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HCO3-,据强酸制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
(4)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正向进行,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5)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HX的pH变化程度大,则酸性HX强,电离平衡常数大.
解答 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的电离出平衡常数大小为:CH3COOH>H2CO3>H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所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为:CH3COOH>H2CO3>HClO,
故答案为:CH3COOH>H2CO3>HClO;
(2)酸根离子对应酸的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其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弱,由于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2CO3>HCO3->HClO,则同浓度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ClO->HCO3->CH3COO-,
故答案为:CO32->ClO->HCO3->CH3COO-;
(3)据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CH3COOH>H2CO3>HClO>HCO3-,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应该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lO+HCO3-,
故答案为:ClO-+H2O+CO2=HClO+HCO3-;
(4)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 促进电离,
①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醋酸物质的量减小,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所以$\frac{c(C{H}_{3}CO{O}^{-})}{c(C{H}_{3}COOH)}$比值增大,
故答案为:变大;
②$\frac{c(C{H}_{3}CO{O}^{-})}{c(C{H}_{3}COOH)c(O{H}^{-})}$=$\frac{c(C{H}_{3}CO{O}^{-})}{c(C{H}_{3}COOH)c(O{H}^{-})}$×$\frac{c({H}^{+})}{c({H}^{+})}$=$\frac{Ka}{Kw}$,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和离子积常数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5)据图象分析知道,起始是两种溶液中c(H+)相同,c(较弱酸)>c(较强酸),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在整个稀释过程中较弱酸的c(H+)一直大于较强酸的c(H+),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的大,故HX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当完全电离时应该是PH=4,现在PH值HX>CH3COOH,说明原来HX电离更多,故HX的电离平衡常数>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大于;当完全电离时应该是PH=4,现在PH值HX>CH3COOH,说明原来HX电离更多,故HX的电离平衡常数>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中等,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确温度、浓度等对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的影响为解答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晶硅制芯片 | B. | SiO2制光导纤维 | ||
C. | 金刚砂(碳化硅)作砂轮的磨料 | D. | 水玻璃作黏合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H2O2溶液 | B. | 0.1mol•L-1 NaOH 溶液 | ||
C. | 0.1 mol•L-1 KClO3 溶液 | D. | 0.1 mol•L-1 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某溶液与NaOH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 |
B. |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 |
C.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也可能含有K+ | |
D. |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 |
B. |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 |
C. |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 |
D. |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①③⑤ | C. | ④⑤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元素 | 结构及性质 |
① | A | 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常见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
② | B |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frac{1}{5}$ |
③ | C |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
④ | D |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
⑤ | E | 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 |
⑥ | F |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