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300 mL 3.5 mol/L KCl溶液 B.1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D.250 mL1 mol/L AlCl3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 NA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的是

A.锌和浓硫酸共热 B.Na2O2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木炭和浓硫酸共热 D.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有机物所发生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C.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可逆反应:mA(g)+nB(g)xC(g),△H=Q kJ/mol,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对于反应的热效应Q和反应方程式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Q<0,m+n<x B.0,m+n>x

C.Q>0,m+n<x D.Q>0,m+n>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0.65g。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一3价、O均为-2价):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2)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0 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______g.

(4)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已知:氯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储氢纳米碳管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汽化法提纯,其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Cr2(SO4)3、K2SO4、H2O七种物质。

(1)请用上述物质填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C+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Cr2(SO4)3+H2O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选项编号)____________。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 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 : 2 : 1,这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

A.3 : 2 : 1 B.1 : 2 : 3 C.3 : 4 : 3 D.2 : 3 :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