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1)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填序号)
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①②;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③④;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⑤;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⑥.
(2)某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 mL1.0 mol•L-1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B(填“B”或“C”)表示.

(3)已知拆开1 molH-H键、1 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lkJ.当1molNH3分解需要吸收(填“放出”或“吸收”)46KJ的热量.

分析 (1)先判断化学键是否被破坏,然后根据题意选择选项.化学键被破坏的情况有:发生化学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等;
(2)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温度越高,速率越大;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结合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
(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 解:(1)①碘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②氧气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③氯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④烧碱熔化中存在离子键,融化烧碱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⑤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氢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共价键;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受热分解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及铵根离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
(2)在烧杯中加入5mL 1.0mol/L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开始时盐酸的浓度减小,速率应减小,但实际上增大,说明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则该反应放热;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图象B正确,
故答案为:放热;B;
(3)在反应2NH3?N2+3H2中,断裂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吸收的能量为:6×391kJ=2346kJ,生成3mol H-H键,1mol N≡N键共放出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吸收的能量多,放出的能量少,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所以当1molNH3分解吸收热量为46KJ;
故答案为:吸收;46.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把握反应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实验的过程,并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化学键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c(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浓     时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1.00.400.250.200.200.2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反应物A的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1.0mol/L,反应经20minA的浓度就不再发生变化,进而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3)在实验3中,A的初始浓度C3>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对测定化学反应速率非常感兴趣,为此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目的]测量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管、50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mol•L-1的H2SO4、4mol•L-1的H2SO4
[实验步骤]
(1)甲同学取一套如图装置,加入40mL 1mol•L-1的H2SO4,测量收集10mL H2所需的时间.
(2)乙同学取另一套同样的装置,加入40mL 4mol•L-1的H2SO4,测量收集10mL H2所需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Zn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2)收集10mL H2所需时间:甲大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反应速率:甲小于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E(填字母).
A.本实验中甲、乙两同学所用锌粒的表面积要相同
B.装置气密性要好
C.40mL的H2SO4要迅速加入
D.收集气体还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E.若用98%的浓H2SO4,则反应最快
(4)测定Zn和稀H2SO4反应的速率还可用的方法有:
①测量等质量的Zn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②单位时间内H2SO4浓度的变化(或其他合理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少量铁,钙,铜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还原浸出是脱硫过程,实现了ad(选填编号).
a.废气物的综合利用    b.臭氧层空洞的减少     c.白色污染的减少      d.酸雨的减少
(2)写出上述软锰矿经还原浸出生成MnSO4的化学方程式是SO2+MnO2=MnSO4
(3)用MnCO3能除去还原浸出液中的Al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3MnCO3+2Al3++3H2O=3Mn2++3CO2↑+2Al(OH)3↓.
(4)加入(NH42S的目的主要是除去Cu2+;加入MnF2的目的主要是除去Ca2+;(填离子符号)
(5)下列各组试剂中,能准确测定一定体积燃煤尾气中SO2含量的是bc.(填编号)
aNaOH溶液、石蕊试液  b稀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石蕊试液
(6)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如图装置(电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①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 -═SO42-+4H+
②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14L(保留3位小数,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1.6×10-19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1-甲基戊烷B.2-乙基戊烷
C.2,5-二甲基己烷D.2,4,4-三甲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2(S0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03-=3Fe3++NO↑+2H2O
D.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