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精英家教网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
 

(2)写出C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分析: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原子最外层最多排列8个电子,则D原子的次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所以D是O元素;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B中含有钾元素,电解A生成氧气和单质C,则A是氧化物且应该是金属氧化物,则C是金属单质,C和K高温下能生成A和L,所以该反应是铝热反应,则C是Al,A是Al2O3,K是金属氧化物,L是金属单质;
B含有钾元素且分解时能生成氧气,根据中学知识知,B是KClO3,E为KCl,电解氯化钾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钾,G和I是气体,则F为KOH,氧气和G能反应,则G是Cl2,I为H2,H是AlCl3,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溶液,则J是KAlO2
解答:解: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原子最外层最多排列8个电子,则D原子的次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所以D是O元素;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B中含有钾元素,电解A生成氧气和单质C,则A是氧化物且应该是金属氧化物,则C是金属单质,C和K高温下能生成A和L,所以该反应是铝热反应,则C是Al,A是Al2O3,K是金属氧化物,L是金属单质;
B含有钾元素且分解时能生成氧气,根据中学知识知,B是KClO3,E为KCl,电解氯化钾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钾,G和I是气体,则F为KOH,氧气和G能反应,则G是Cl2,I为H2,H是AlCl3,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溶液,则J是KAlO2
(1)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则K是Fe2O3,该铝热反应方程式为Fe2O3+2Al
 高温 
.
 
Al2O3+2Fe,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在铝热剂的表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再插入镁条,最后点燃镁条,
故答案为:Fe2O3+2Al
 高温 
.
 
Al2O3+2Fe;在铝热剂的表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再插入镁条,最后点燃镁条;
(2)C是铝,F是氢氧化钾,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Al+2H2O+2OH-═2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3)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发生的反应为:Al2O3~2Al~2Al3+,KClO3~KCl~KOH,若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钾反应生成J为KAlO2,则Al3++4OH-=AlO2-,依据反应可知,需要Al2O3和KClO3物质的量为1:8反应生成KAlO2,故答案为:1:8.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物质性质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状态、特殊性质及某些特殊反应类型是解本题关键,如铝热反应、物质的颜色等特殊性质或现象都是解题的题眼,要注意总结归纳,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2分)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且G 为黄绿色;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K为红棕色粉末。
请回答:
(1)I在G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I在G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请回答:

(1)D与I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的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结构式__________,G和I点燃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做阳极,L做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8福建政和一中模拟)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I在G中燃烧时的现象为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