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NH3和HNO3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如图是合成氨和氨氧化制硝酸的工艺流程.

(1)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H2+N22NH3
(2)氨分离器中压强约为15MPa,温度约为-20℃,分离氨应用了氨易挥发的性质,从氨分离器中又回到合成塔中的物质是N2、H2
(3)氧化炉中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4)尾气中的少量NO、NO2可以用NH3来处理,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写出NO2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当有5.6LNO2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5)氧化炉中出来的气体,先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使NO2和NO全部转化为HNO3.若进入吸收塔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NO210.0%,NO 1.32%,其余为N2、水蒸气等.当进入氧化炉中气体为10m3时,最少需要空气的体积为1.66m3

分析 (1)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根据题干中的生产流程图知,原料气氮气和氢气,经过氨的合成、氨的分离,循环利用的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
(3)氧化炉中氨的催化氧化,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据此来书写反应方程式;
(4)NO2和NH3反应: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为0价,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转移电子数为24e-,以此来解答.
(5)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使NO2和NO全部转化为HNO3,根据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以及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体积分数为21%进行计算.

解答 解:(1)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3H2+N22NH3,故答案为:3H2+N22NH3
(2)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氨气极易挥发,氨分离器中压强约为15MPa,温度约为-20℃,分离氨应用了氨的易挥发性质,根据题干中的生产流程图知,经过氨的合成、氨的分离,分离出的是氨气,循环利用的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
故答案为:易挥发;N2、H2
(3)氧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4)NO2和NH3反应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为0价,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生成氮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6mol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4mole-,当有5.6LNO2被还原时,被还原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5.6L}{22.4L/mol}$=0.25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24×$\frac{1}{6}$=1mol,
故答案为:1;
(5)氧化炉中出来的气体,先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2NO+O2=2NO2;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所以通入空气作用为使NO2和NO全部转化为HNO3,进入吸收塔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NO210.0%,NO 1.32%,其余为N2、水蒸气等,当进入氧化炉中气体为10m3时,NO2体积为10m3×10%=0.1m3,需氧气:0.1m3×$\frac{1}{4}$,NO体积为10m3×1.32%=0.0132m3,需氧气:0.0132m3×$\frac{3}{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体积分数为21%,最少需要空气的体积为$\frac{0.1{m}^{3}×\frac{1}{4}+0.0132{m}^{3}×\frac{3}{4}}{21%}$≈1.66m3
故答案为:使NO2和NO全部转化为HNO3;1.6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氨工业,题目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合成氨工业的流程,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综合考查了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H=-57.3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frac{1}{2}$H2SO4(浓)+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H=-Q3 kJ•mol-1
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B.Q2>Q1>Q3C.Q2>Q3>Q1D.Q2=Q3>Q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CuCl2溶液中的铜主要以Cu (H2O)42+、CuCl42-形式存在,它们间有如下转化关系:Cu (H2O)42+ (蓝色)+4Cl-?CuCl42- (黄色)+4H2O;电解不同浓度的CuCl2溶液,均可看做Cu2+、Cl-直接放电.下图为电解浓度较大CuCl2溶液的装置,实验开始后,观察到丙中的KI-淀粉溶液慢慢变蓝.回答下列问题:
(1)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2)丙中溶液变蓝是乙电极产物与KI反应导致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3)随电解的不断进行,U型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A;
A.由黄色变为浅蓝色    B.由蓝色变为浅黄色
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随电解进行,Cl-不断消耗,CuCl42-转化为Cu(H2O)42+
(4)当电解到一定程度,甲电极附近出现蓝色Cu(OH) 2絮状物.经测,甲电极附近溶液的pH=a,此时甲电极附近c(Cu2+)=2.2×10(8-2a) mol•L-1.(已知:Cu(OH) 2的Ksp=2.2×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向0.1mol-1•LNa2C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后:c(Na+)=2[c(HCO3-)+c(CO32-)+c(H${\;}_{{2}_{\;}}$CO3)]
B.在pH=8的NaB溶液中:c(Na+)-c(B-)=9.9×10-7mol•L-1
C.在0.1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少量NH3气体后:c(Na+)+c(H+)=c(HSO-3)+2c(SO32-
D.在0.1mol•L-1的氯化铵溶液中:c(Cl-)>c(NH4+)>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E、F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元素基态原子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同,A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G、H,其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E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N层电子数之和,F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可用于制造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领域.请回答下列各题(涉及元素请用相应化学符号表示):
(1)B、C、D中第一电离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有3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G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F2+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3d2
(3)BA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的电子式为
(4)某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E2+的配位数是6.
(5)用高能射线照射液态H时,一个H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阳离子.
①释放出来的电子可以被若干H分子形成的“网”捕获,你认为H分子间能形成“网”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②由H分子释放出电子时产生的一种阳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试写出该阳离子与S02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SO2=4H++SO42-;该阳离子还能与H分子作用生成羟基,经测定此时的H具有酸性,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H2O++H2O=-OH+H3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N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N2)>p(O2B.p(O2)>p(Ne)>p(N2C.p(N2)>p(O2)>p(Ne)D.p(N2)>p(Ne)>p(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Cl2+2I-═2Cl-+I2
②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③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
④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⑤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
⑥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⑦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A.①②⑤⑦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aOHB.SO2C.H2SO4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高纯硅
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
D.氧化镁熔点高达250℃,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