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NO${\;}_{3}^{-}$、SO${\;}_{4}^{2-}$、CO${\;}_{3}^{2-}$、NH${\;}_{4}^{+}$、Fe3+、Al2+、Ba2+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主要离子仅为SO${\;}_{3}^{2-}$、Fe2+、NH${\;}_{4}^{+}$
B.Cl-一定存在,且c(Cl-)=0.2 mol.L-l
C.向原溶液中加入硫酸,可能有气体生成
D.CO${\;}_{3}^{2-}$、Al2+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分析 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可知一定存在铵根离子;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1.6g固体为三氧化二铁,可知一定有Fe3+,一定没有CO32-
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存在离子,根据电荷守恒推算氯离子的存在及数据.

解答 解:加入NaOH溶液共热有气体和白色沉淀,气体为氨气,白色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为氢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2+,根据离子共存可知不含CO32-,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知溶液中含SO42-
n(NH3)=0.02mol,知n(NH4+)=0.02mol,
n(Fe2O3)=1.6g/160g•mol-1=0.01mol,根据元素守恒,知n(Fe2+)=0.02mol,
n(BaSO4)=4.66g/233g•mol-1=0.02mol,知n(SO42-)=0.02mol,
溶液中NH4+、Fe3+所带正电荷为0.02mol+3×0.02mol=0.08mol,SO42-所带负电荷为2×0.02mol=0.04mol,
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然大量存在另一种阴离子,所以Cl-、硝酸根离子至少存在一种,故原溶液中一定含Fe2+、NH4+、SO42-和Cl-、硝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钾离子、铝离子无法判断.
A、原溶液中一定含Fe2+、NH4+、SO42-和Cl-、硝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A错误;
B、液中NH4+、Fe3+所带正电荷为0.02mol+3×0.02mol=0.08mol,SO42-所带负电荷为2×0.02mol=0.04mol,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必然大量存在另一种阴离子,Cl-、硝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B错误;
C、向原溶液中加入硫酸,可能存在硝酸根离子,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产生一氧化氮气体,可能有气体生成,故C正确;
D、溶液中肯能存在铝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常见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判断,答题时认真阅读、分析题中数据,合理分析,特别是氯离子的推断,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①渗析  ②聚沉  ③溶胶  ④凝胶  ⑤布朗运动  ⑥电泳  ⑦丁达尔现象  ⑧中和  ⑨水解  中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
(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以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⑦.
(2)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这种现象叫做②⑧.
(3)用半透膜把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做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①水银  ②烧碱  ③大理石  ④氯化钠晶体  ⑤盐酸  ⑥氨气  ⑦蔗糖  ⑧氯气,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①⑤,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C.NH4HCO3 (s)═NH3 (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D.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将40g NaOH溶解于1L 水中
B.将22.4L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 L10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将4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
(2)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Pt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O-2e-+O2-=CO2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稀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电极是接电源的负极;B电极的反应式4OH--4e-=2H2O+O2↑.
(2)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5mol/L;电解后溶液的pH为1.(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3)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原溶液中可能所含的酸根离子,要求: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分别写出论证这两种假设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假设①假设原溶液中的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取电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是SO42-
假设②假设原溶液中的酸根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取电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铜,微热,若铜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且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则原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是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
B.
制取并收集Cl2
C.
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SO2
D.
可分离I2和CCl4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检查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在导管上接一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一段时间,水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完好.
若用B装置制取氨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若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C,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2MNO4-+16H++10Cl-=5Cl2+Mn2+8H2O.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③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其中在D装置连接小烧杯目的是吸收尾气防止产生污染
(4)如图乙是某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d.
(5)某兴趣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设想用如图丙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②得到的硫酸从A(填A,或D)排放出.
③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