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溶液中可能含有 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不含 CO32-,可能含有 SO42-和 NO3-
B.n(H+):n(NH4+):n(Mg2+)=2:4:1
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H+、Mg2+、Al3+
D.在滴加 NaOH 溶液物质的量为 0.5 至 0.7mol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4OH-=AlO2-+2H2O

分析 ①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溶液中有H+,一定无CO32-和NO3-,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存在Fe3+,根据图象可知:0≤n(NaOH)≤0.1mol时,H++OH-=H2O;0.1mol≤n(NaOH)≤0.5mol时,Al3++3OH-=Al(OH)3↓,Mg2++2OH-=Mg(OH)2↓;0.5mol≤n(NaOH)≤0.7mol时,NH4++OH-=NH3•H2O;0.7mol≤n(NaOH)≤0.8mol时,Al(OH)3 +OH-=AlO2-+H2O,计算可得:n(H+)=0.1mol,n(Al3+)=0.1mol,n(Mg2+)=0.05mol,n(NH4+)=0.2mol,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由①可知溶液中有H+,无CO32-和NO3-,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存在Fe3+,根据图象可知:0≤n(NaOH)≤0.1mol时,H++OH-=H2O;0.1mol≤n(NaOH)≤0.5mol时,Al3++3OH-=Al(OH)3↓,Mg2++2OH-=Mg(OH)2↓;0.5mol≤n(NaOH)≤0.7mol时,NH4++OH-=NH3•H2O;0.7mol≤n(NaOH)≤0.8mol时,Al(OH)3 +OH-=AlO2-+H2O,计算可得:n(H+)=0.1mol,n(Al3+)=0.1mol,n(Mg2+)=0.05mol,n(NH4+)=0.2mol,
A、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Fe3+、NO3-,一定存在H+、NH4+、Mg2+、Al3+、SO42-,故A错误;
B、根据以上计算可知,n(H+)=0.1mol,n(Al3+)=0.1mol,n(Mg2+)=0.05mol,n(NH4+)=0.2mol,所以n(H+):n(NH4+):n(Mg2+)=0.1mol:0.2mol:0.05mol=2:4:1,故B正确;
C、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H+、NH4+、Mg2+、Al3+,故C错误;
D、在滴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0.5至0.7mol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发生的反应为NH4++OH-=NH3•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反应现象及检验方法,特别是具有特殊反应现象的离子,如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先出现沉淀,之后沉淀逐渐溶解,常常为解题突破口;本题硫酸根离子的确定为易错点,根据溶液电中性判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小苏打电离方程式:NaHCO3+H2O?Na++H3O++CO32-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电子式为
D.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可表示为:${\;}_{1}^{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K=1,相同条件下,当C(CO2)=0.5mol•L-1、C(H2)=0.5mol•L-1、C(CO)=1mol•L-1、C(H2O)=1mol•L-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平衡逆移,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C.CO2的转化率为50%
D.该条件下,学平衡常数K=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把18.0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mol•L-1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
A.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B.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C.用量筒量取11.1ml的18.0mol•L-1的浓硫酸;
D.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
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F.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的容量瓶中;
G.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1)填写上述步骤中的空白:
C11.1;D 将浓硫酸注入水;F100;
(2)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CDFEHGBA.
(3)试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①④
①洗涤了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③溶解硫酸用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N2重114g,若充满He重10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6g,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1B.17C.32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2-硝基-1,3-苯二酚是桔黄色固体,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沸点为88℃,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常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分以下三步合成: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磺化:称取5.5g碾成粉状的间苯二酚放入烧杯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为60℃~65℃约15min.
②硝化:将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加入混酸,控制温度(25±5)℃左右继续搅拌15min.
③蒸馏:将反应混合物移入圆底烧瓶B中,小心加入适量的水稀释,再加入约0.1g尿素,然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将馏出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醇-水混合剂重结晶.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计I、Ⅲ两步的目的是避免副产物的产生.
(2)烧瓶A中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压强过小引起倒吸.
(3)步骤②的温度应严格控制不超过30℃,原因是度较高时硝酸易分解(酚易氧化),产率过低.
(4)步骤③所得2-硝基-1,3-苯二酚中仍含少量杂质,可用少量乙醇-水混合剂洗涤.请设计简单的证明2-硝基-1,3-苯二酚已经洗涤干净取少量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证明已经洗涤干净.
(5)本实验最终获得1.0g桔黄色固体,则2-硝基-1,3-苯二酚的产率约为1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写出Fe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2)绿矾(FeSO4•7H2O) 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检验是否变质的试剂是KSCN溶液.
(3)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铁,为控制水解时Fe 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为Fe2+,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外,还有b(选填标号)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②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
③写出Ⅳ中用NaClO3氧化Fe2+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若改用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6FeSO4+2HNO3+3H2SO4═3Fe2(SO43+2NO↑+4H2O 但缺点是产生的气体对空气有污染.
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OH)n(SO43-0.5n]m,运用沉淀法测定聚合硫酸铁产品溶液中Fe3+与SO${\;}_{4}^{2-}$物质的量之比.
④需要测定Fe2O3和BaSO4的质量(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⑤测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除过滤、洗涤外,还有cd(选填标号)
a.萃取、分液 b.蒸发、结晶  c.冷却、称量  d.烘干或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小,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一定温度下,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有AgCl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00℃时,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乙烯和氧气,其中乙烯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发生反应:2C2H4 (g)+O2(g)?2CH3CHO(g)△H<0,体系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c(C2H4)等于2c(CH3CH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前3s内,平均反应速率v(C2H4)为0.2mol•L-1•s-1
(3)5s时改变反应温度为T℃,v(CH3CHO)以0.01mol•L-1•s-1的平均速率减小,经t1 s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c(C2H4)=c(CH3CHO).
①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
②t1=5,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