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有关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应把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用浓硫酸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在量取浓硫酸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小烧杯中
C.液态溴应贮存在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液封,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D.应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时,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用流动的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分析 A.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需要加热到170℃;
B.量筒不需要洗涤;
C.溴能腐蚀橡胶塞;
D.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为溶液能够通过半透膜.

解答 解:A.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需要加热到170℃,应插入液面下,故A错误;
B.量筒的洗涤液不能转移到烧杯中,否则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溴能腐蚀橡胶塞,应用玻璃塞,故C错误;
D.由于溶液能够通过半透膜,而胶体透不过半透膜,可以用渗析的方法精制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制备及分离与提纯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储氢纳米碳管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
□C+□K2Cr2O7+□H2SO4→□CO2↑+□K2SO4+□Cr2(SO43+□H2O
(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单线桥法);
(2)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O2
(3)上述反应中若产生0.1mol CO2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质量数为32,核内有16个中子的原子,其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该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这些未成对电子具有相同(填“相同”或“相反”)的自旋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500mL 1.2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24.0g.
(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③⑤.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G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NaOH的质量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10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D (填字母).
A.用称量纸称量NaOH固体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未冷却到室温
D.加蒸馏水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加热、蒸发得到NaOH晶体
B.向Fe2(SO43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得纯净的AlCl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54克NaHCO3和NaCO3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23克,求混合物中NaHCO3与Na2CO3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A、B、C、D、E、F、G七种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FeSBH2SEFeCl3FFe(OH)3GFe2O3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氯水H2S+Cl2=S↓+2HCl
C→E2FeCl2+Cl2=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除去河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河水变澄清,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漂白粉B.液氯C.明矾D.胆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