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质子总数 | B. | 原子总数 | C. | 分子总数 | D. | 质量 |
分析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相当于HCl,两个容器内的密度、质量和质子数相等,但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质子总数不一定相等,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解答 解:同温同压下,氢气、氯气的总体积与HCl体积相等,则H2和Cl2总物质的量与HCl物质的量相等.
A.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两容器内含有质子总数相等,但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两容器内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H2和Cl2总物质的量与HCl物质的量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
C.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C正确;
D.氢气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氢气、氯气的总质量与HCl的质量相等,但氢气、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氢气、氯气的总质量与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注意氢气与氯气物质的量相等时可以相当于为HC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 |
B. | Cu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 | 电子由AgNO3溶液通过盐桥移向Cu(NO3)2溶液 | |
D. | 工作一段时间后,AgNO3溶液中c(Ag+)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frac{1}{2}$N2(g)+$\frac{3}{2}$H2(g)?NH3(g),△H=-92kJ•mol-1 | |
B. | 不用催化剂,生成 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46 KJ | |
C. | 加入催化剂,生成 1molNH3的反应热减小50 KJ•mol-1 | |
D. |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若通入2molN2和6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0.5Q2<92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g重水(D2O)中含有10NA个电子 | |
B. | 22.4L一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 | |
C. | 4.6g Na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为0.2NA | |
D. | 25℃时,1L pH=14的Ba(OH)2溶液中,Ba2+数目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 D装置中:溶液变红色;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色,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 Cl2、Br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把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可验证SO2的漂白性 | |
B. | 无论是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还是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都会引起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 |
C. | 实验室需用480mL 0.1mol•L-1硫酸铜溶液,应称取12.5g胆矾晶体,并用500mL容量瓶定容配制 | |
D. | 硫酸亚铁铵晶体中NH4+的检验操作为:取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则存在NH4+,反之则不存在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1- | |
B. | 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 |
C. | 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 (Fe3+):c(Br-):c (Cl-)-1:1:3 | |
D. | 当0<a<0.15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 (Fe3+)+c(H)=c(C1-)+c(Br-)+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CO3溶液中加盐酸,无气体生成 | |
B. | 盐酸中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无气体,后有气体生成 | |
C. | 无论怎么滴加,都有气体生成,且生成的气体一样多 | |
D. | 无论怎么滴加,都有气体生成,且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的气体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