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 |
B. | pH=5的溶液稀释至1000倍 | |
C. | 0.2mol/L的酸性溶液与0.1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 | |
D. | pH=2的盐酸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
分析 A.常温下,pH=3的盐酸浓度小于pH=11的氨水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
B.pH=5的溶液稀释至1000倍,溶液pH小于7;
C.0.2mol/L的酸性溶液与0.1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可能呈酸性或中性;
D.pH=2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解答 解:A.常温下,pH=3的盐酸浓度小于pH=11的氨水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pH>7,故A错误;
B.pH=5的溶液呈酸性,稀释至1000倍,溶液仍然呈酸性,则溶液pH小于7,故B正确;
C.0.2mol/L的酸性溶液与0.1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是一元强酸和二元强碱反应,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如果酸是一元强酸、碱是一元强碱,二者混合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pH=2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pH=7,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溶液酸碱性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混合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酸性溶液无论如何稀释都是酸性溶液,不可能变为中性或碱性溶液,只能是接近中性,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试剂X为稀硫酸 | |
B. | 反应II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 | |
C. | 结合质子(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H->HCO3->AlO2- | |
D. | 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NO3)2溶液和Na2SO4溶液 | B. | 金属钠和MgCl2溶液 | ||
C. | 金属铝和NaOH溶液 | D. | FeCl3溶液和Na2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 |
B. | 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 |
C.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
D. | 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冰箱中使用含氟致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 |
B. |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 |
C. | 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 |
D. | 气侯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t1时,V正>V逆 | |
B. | I、Ⅱ两过程分别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 |
C. | 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物质 | |
D. |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Ⅰ=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gNO2和23gN2O4所含原子数目均为1.5NA | |
B. |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 |
D. | 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 |
B. | 硅是构成矿石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居第二位 | |
C. |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
D. | 可用石英坩埚加热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 |
B. | 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 |
C. | 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 |
D. | 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