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m A+n Bp C+q D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 、D都是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则m、n、p ,q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若A、B、C ,D都为气体,且m+ n = p+ q,则将气体体积压缩后A的物质的量将 _____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平衡必定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或“不”)
③若给体系升温, B的物质的量减少,则正反应为 ________反应(填“放热”“吸热”)
④若在体系中增加A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肯定不能为_____态
⑤若加正催化剂,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3.0 mol M和2.5 mol N混合于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M(g)+N(g) xP(g)+2Q(g),5 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M的转化率为50%,P的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x=2
B.达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反应起始时的2倍
C.向容器中再充入3.0 mol M和2.5 mol N,达新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可作为达到平 衡状态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题(8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化学反应A2(g) + B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H=+(a-b)kJ/mol
B.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A.0.5 mol/L的CH3COOH溶液 B.0.5 mol/L盐酸
C.0.5 mol/LCuSO4溶液 D.0.5 mol/L NH4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人造纤维可利用竹子、棉花、麻类的纤维材料制成,而合成纤维是利用自然界的非纤维材料(如石油、煤)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
C.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经是:CH3C≡CH+CO+CH3OH,其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度/100g水 |
正丁醇 | 74 | 0. 80 | 118.0 | 9 |
冰醋酸 | 60 | 1.045 | 118.1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16 | 0.882 | 126.1 | 0.7 |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二)产品的精制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的水洗涤。有机层继续用10 mL10%Na2CO3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 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 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5~127 ℃的馏分,得11.6 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 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2)步骤①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②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右图所示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步骤③的常压蒸馏,需收集126℃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式量116)的产率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