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K层电子数为a,L层电子数为b,M层电子数为b-a,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14B.15C.16D.17

分析 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6,由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电子数,而电子数=质子数.

解答 解:因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电子数为b-a,
第一层电子数只能为2,
第二层电子数只能为8,
第三层(最外层)电子数是b-a=6,
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6=16,
所以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6,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质子数,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从能量形式上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日报中一项重要检测指标,也是最近雾霾天气肆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大SO2的处理力度,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当务之急.
Ⅰ.电化学法处理SO2.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经分离后,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装置如图1所示(电极均为惰性材料):

(1)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42-
(2)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0.014L(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1.6×10-19C).
Ⅱ,溶液与电化学综合(钠碱循环法)处理SO2
(3)钠碱循环法中,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来吸收S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
(4)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用图中数据和变化规律说明NaHSO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随$\frac{n(S{{O}_{3}}^{2-})}{n(HS{{O}_{3}}^{-})}$的减小,PH逐渐减小,PH减小,当$\frac{n(S{{O}_{3}}^{2-})}{n(HS{{O}_{3}}^{-})}$=1:10,PH=6.2,溶液已显酸性,当为NaHSO3溶液,溶液PH一定小于6.2,溶液显酸性.
②n(SO32-)/n(HSO3-)=1: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32-)=c(HSO3-)>c(OH-)>c(H+).
(5)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处理,直至得到pH>8的吸收液再循环利用,其电解示意图如图3:
①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HSO3-+H2O-2e-=SO42-+3H+
②当电极上有2mol电子转移时阴极产物的质量为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H2OB.Br2C.NaOH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44 g CO2B.1.5 mol H2
C.标况下22.4L SO2D.3.01×1023个硫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湖水中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O2的量叫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表示之)BOD是衡量水体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1)写出微生物使用中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6O2=6CO2+5H2O.
(2)20℃时1.0L某水体(设水的密度为1g•cm-3)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求该水中BOD(单位为g/L)
(3)20℃1.0L水中溶有O20.0092g,上述水体适合鱼类生长吗?通过计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  )
A.淀粉B.纤维素C.聚乙烯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 入0.02mol H2,0.02mol I2,H2(g)+I2(g)?2HI(g)△H<0平衡时H2浓度为0.004mol/L,则:
(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多少?
(2)该温度下若充入0.04molH2,0.04molI2,则平衡时H2浓度为多少?H2转化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