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min).
(2)在容积不变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bd(选填编号).
a.移出氧气            b.降低温度
c.减小压强            d.再充入0.050molSO2(g)和0.030molO2(g)
(3)在起始温度T1(67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请在右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起始温度为T2(72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黄铁矿在一定条件下煅烧的产物为SO2和Fe3O4
(4)①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酸溶过程中需维持溶液有足够的酸性,其原因是抑制Fe3+与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②FeS2能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本身被氧化为SO42-.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有2mol氧化产物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4NA

分析 (1)根据v=$\frac{△c}{△t}$求出氧气的速率,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反应放热,为提高SO2平衡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降低温度,体积不变,不能从压强的角度考虑,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移出氧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由此分析解答;
(3)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据此画出曲线;
(4)①Fe3+与Fe2+易水解,Fe2+易被氧化成Fe3+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几何电子守恒来配平化学方程式,结合方程计算转移电子数.

解答 解:(1)v(SO3)=$\frac{△c}{△t}$=$\frac{\frac{0.040mol}{2L}}{2min}$=0.01mol/(L•min),所以v(O2)=$\frac{1}{2}$v(SO3)=0.005mol/(L•min),故答案为:0.005mol/(L•min);
(2)a.移出氧气,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少,故不选;            
b.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故选;
c.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少,故不选;            
d.再充入0.050molSO2(g)和0.030molO2(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选;
故选bd;
(3)反应:2SO2(g)+O2(g)?2SO3(g)△H<0,SO2的转化率在起始温度T1=673K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起始温度为T2=723K,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但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在图中画出温度T2下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4)①Fe2O3(或Fe3O4等)溶于H2SO4后,生成的Fe3+与Fe2+易水解,Fe2+易被氧化成Fe3+,所以要加入Fe粉和酸,抑制Fe3+与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成Fe3+,故答案为:抑制Fe3+与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②-2价的硫离子具有还原性,FeS2可以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氧化产物是硫酸根离子,有2mol硫酸根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4NA,故答案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14N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综合应用及知识迁移能力等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平衡常数在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去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CaO中有少量CaCO3(盐酸)
B.氢气中含有少量氯化氢(苛性钠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硫酸铜(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原子间一定形成共价键的是(  )
A.两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
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如:以0.1mol•L-1醋酸为例,对CH3COOH?CH3COO-+H+进行分析:(填“增大”“减小”“不变”“正方向”“逆方向”)
(1)当向该溶液中加水,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n(H+)增大;溶液的c(H+)减小;
(2)当向溶液中加入1mol•L-1的醋酸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n(H+)增大;溶液的c(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并与容器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S-2e-═2Ag++S
C.该过程中铝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 4H2(g)+2NO(g)+SO2(g)?N2(g)+S(l)+4H2O(g)△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H2)=v(H2O)时,达到平衡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C.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D.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4}({H}_{2}O)}{c(S{O}_{2})•{c}^{2}(NO)•{c}^{4}({H}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B、C是净化气体的装置,D中装铁丝网;反应后E的底部有棕色固体聚集;F是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
(1)上述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是B处(用字母表示)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2)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3)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4)写出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3[Fe(CN)6]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铁钉附近的溶液有蓝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CN)6]3-=Fe3[Fe(CN)6]2↓; 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使用活性较低的林德拉催化剂[Pd/(PdO、CaCO3)],可使炔烃的氢化停留在生成烯烃的阶段,而不再进一步氢化成烷烃.现有一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一套由如下图所示仪器组装而成的实验装置(铁架台未画出),拟由乙炔制得乙烯,并测定乙炔氢化的转化率.若用含0.02mol CaC2的电石和1.60g含杂质18.7%的锌粒(杂质不与酸反应)分别与足量的X和稀硫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后,假定在标准状况下测得G中收集到的水VmL.试回答有关问题.

(1)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e、d、f、g、b、c、h(f、g可调换)(填各接口的字母).
(2)写出A、C中所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ACaC2+2H2O→HC≡CH↑+Ca(OH)2、CHC≡CH+H2$\stackrel{林德拉催化剂}{→}$CH2=CH2
(3)为减慢A中的反应速率,X应选用饱和食盐水.
(4)F中留下的气体除含少许空气外,还有H2、C2H4、C2H2
(5)若V=672mL(导管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则乙炔氢化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