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氧化铁黄(化学式为FeOOH)是一种黄色颜料,工业上用废铁为主要原料生产氧化铁黄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1:

(1)废铁在反应前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表面油污,其原理是CO32-+H2O?HCO3-+OH-(写离子方程式).
(2)氧化过程生成氧化铁黄的化学方程式是4FeSO4+O2+8NaOH=4FeOOH+4Na2SO4+2H2O.
(3)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
(4)色光度是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合格氧化铁黄的色光度值范围为-0.5~0.5.
①氧化过程若温度太高,会导致产品颜色偏红,可能含有的杂质是Fe2O3或Fe(OH)3
②氧化过程溶液pH对产率、色光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氧化时应控制pH的合理范围是3.5~4.0,pH过小导致产率较低的可能原因是PH过低导致氧化铁黄部分溶于酸.

分析 过量废铁加入浓硫酸加热溶解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黄,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氧化铁黄,
(1)废铁表面由防锈的油污,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油脂会在碳酸钠溶液中水解;
(2)流程分析可知过量铁粉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黄,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3)检查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设计实验检验是否洗涤干净;
(4)①氧化过程若温度太高,会导致产品颜色偏红,依据铁的化合物中 呈红色的物质分析;
②氧化时应控制pH的合理范围是保证产率最高,pH过小导致产率较低是酸性增强,氧化铁黄会溶解于酸中;

解答 解:过量废铁加入浓硫酸加热溶解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黄,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氧化铁黄,
(1)废铁表面由防锈的油污,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油脂会在碳酸钠溶液中水解,易于洗涤,废铁在反应前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表面油污,其原理是:CO32-+H2O?HCO3-+OH-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
(2)流程分析可知过量铁粉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铁黄,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4FeSO4+O2+8NaOH=4FeOOH+4Na2SO4+2H2O,
故答案为:4FeSO4+O2+8NaOH=4FeOOH+4Na2SO4+2H2O;
(3)检查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设计实验检验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
(4)①氧化过程若温度太高,会导致产品颜色偏红,依据铁的化合物中呈红色的物质为氧化铁、氢氧化铁,可能含有的杂质是Fe2O3或Fe(OH)3
故答案为:Fe2O3或Fe(OH)3
②氧化时应控制pH的合理范围是保证产率最高,此时的PH范围依据图象分析可知为:3.5~4.0,pH过小导致产率较低是酸性增强,氧化铁黄会溶解于酸中,
故答案为:3.5~4.0,PH过低导致氧化铁黄部分溶于酸;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流程分析判断,主要是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注意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主要是图象的分析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C(s)+CO2(g)?2CO(g)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A.①③⑤B.②④C.①③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明矾石的主要成分为K2SO4•Al2(SO43•2Al2O3•6H2O,此外还含有少量Fe2O3杂质.某校研究小组利用明矾石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1)配平“焙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SO43+3S═2Al2O3+9SO2↑.
(2)分离溶液和废渣的操作是过滤,“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3-+H2O.
(3)“调节pH”后过滤、洗涤Al(OH)3沉淀,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4)“母液”中可回收的物质是K2SO4、Na2SO4
(5)若“焙烧”过程中恰好消耗48g硫黄,则理论上最终可得到468 g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实验室中,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5Cl2↑+2KCl+8H2O,关于该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KMnO4被氧化
B.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Cl2
C.每生成1 mol Cl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 mol
D.被还原的HCl占参加反应HCl物质的量的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Z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的离子半径比X的离子半径大
B.化合物Y2Z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能溶解氧化铝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工业上,三者的单质目前都使用热还原法制得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1)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氧元素主要转化为CO(填化学式).气体Ⅱ中某物质反应得到水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6NaOH=Na2SiO3+4NaCl+3H2O.
(3)溶液Ⅳ含有的阴离子有AlO2-、OH-、Cl-
(4)100kg初级石墨最多可能获得沉淀Ⅴ的质量为7.8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如图装置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装置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都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装置②中电流方向是从Zn经导线流入Cu
C.反应开始阶段,两个装置中均有氢气产生
D.电极反应式:阳极2Cl--2e-→Cl2↑正极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2)装置2中的石墨是正极(填“正”或“负”)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正极;铁电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
②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