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frac{8}{3}$.

分析 (1)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气体;
(2)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得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计算平衡常数.

解答 解:(1)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2)已知:①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②2NO(g)+O2(g)?2NO2(g)△H=-113.0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frac{1}{2}$-②×$\frac{1}{2}$得NO2(g)+SO2(g)?SO3(g)+NO(g)
△H=$\frac{1}{2}$×(-196.6kJ•mol-1)-$\frac{1}{2}$×(-113.0kJ•mol-1)=-41.8kJ•mol-1
a.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体系压强都保持不变,不能用于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SO3和NO的计量数之比为1:1,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二者的体积比保持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NO2(g)+SO2(g)?SO3(g)+NO(g)
起始物质的体积 a      2a       0       0
转化物质的体积 x      x        x        x
平衡物质的体积 a-x   2a-x      x        x
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即(1a-x):(2a-x)=1:6,故x=$\frac{4}{5}$a,故平衡常数K=$\frac{C(S{O}_{3})C(NO)}{c(N{O}_{2})C(S{O}_{2})}$=$\frac{x{\;}^{2}}{(a-x)(2a-x)}$=$\frac{\frac{16}{25}a{\;}^{2}}{\frac{1}{5}a×\frac{6}{5}a}$=$\frac{8}{3}$,
故答案为:-41.8;b;$\frac{8}{3}$.

点评 本题以NO2、SO2、CO等物质为载体,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盖斯定律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问题,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gH2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B.1L1mol•L-1KOH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A
C.1molZn完全变为Zn2+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22.4L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于反应4A(s)+2B(g)?3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转化率一定变化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平衡常数K减小
D.若增加或减少A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难溶电解质Mg(OH)2的Ksp=c( Mg2+)•c(OH-
D.25℃,Ksp(AgCl)=1.8×10-10,则AgCl饱和水溶液体系中c(Ag+)为$\sqrt{1.8}$×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Cl化学”是指以碳单质或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如CO、CO2、CH4、CH3OH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工艺,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CO2 (g)+3H2(g)?CH3OH g)+H2O(g)△H=-49.0kJ/mol.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 CO2(g)和3mol H2(g)1mol CH3OH(g)和1mol H2O(g)
平衡时c(CH3OH)c1c2
平衡时能量变化放出29.4kJ吸收 a kJ
请回答:①c1=c2(填“>”、“<”或“=”);a=19.6.
②若甲中反应10s时达到平衡,则用CO2来表示甲中反应从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mol/(L•S)
(2)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b mol CO 和2b mol H2,发生反应CO (g)+2H2(g)?CH3OH(g).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①该反应属于放(填“吸”或“放”)热反应;p1 <p2(填“>”、“<”或“=”)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1}{{b}^{2}}$(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3)一定条件下,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n(CO)=1: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图象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选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化工生产中常用 FeS 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Cu2+:Cu2+(aq)+FeS(s)?CuS(s)+Fe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S的Ksp小于CuS的Ksp
B.达到平衡时c(Fe2+)=c(Cu2+
C.溶液中加入少量 Na2S固体后,溶液中c (Cu2+)、c (Fe2+)都减小
D.该反应平衡常数 K=$\frac{{K}_{sp}(FeS)}{{K}_{sp}(C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加热N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2O5?N2O3+O2,②N2O3?N2O+O2;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N2O5,加热到t℃,达到平衡状态后O2的平衡浓度为4.5mol/L,N2O3的平衡浓度为1.7mol/L.则t℃时N2O的平衡浓度为1.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s)+$\frac{3}{2}$Cl2(g)═PCl3(g)△H=-306kJ•mol-1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Cl5(g)=PCl3(g)+Cl2(g)△H=+93 kJ/mol.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压强由P1升高到P2,则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将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PCl5+4H2O═H3PO4+5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10.3 L
C.硫酸是强电解质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