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 | H+ | Cu2+ | Fe3+ | Fe2+ |
浓度/(mol/L) | 0.1 | 0.05 | 0.04 | 0.002 |
物质 | Fe(OH)3 | Fe(OH)2 | Cu(OH)2 | FeS | CuS |
Kw | 4.0×10-38 | 8.0×10-16 | 2.2×10-20 | 6.4×10-13 | 6.0×10-36 |
分析 含铜酸性污水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污水中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2Fe2++ClO-+2H+=2Fe3++Cl-+H2O,溶液A主要含有铁离子、铜离子、氯离子等,步骤Ⅱ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4,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B为Fe(OH)3,溶液C中主要含有铜离子、氯离子等,步骤Ⅲ中加入FeS,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Cu2++FeS=CuS+Fe2+,得到CuS,亚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进行回收,溶液D调节PH=7,处理成达标水.
(1)根据含铜酸性污水c(H+)=0.1mol/L,pH=-lg[c(H+)]分析;
(2)含铜酸性污水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污水中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步骤Ⅱ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4,使Fe(OH)3沉淀完全,防止步骤Ⅲ中加入FeS过量溶解;
(4)步骤Ⅱ中只需加入Ca(OH)2调节溶液的pH=7,c(OH-)=10-7mol/L,根据Cu(OH)2存在如下平衡:Cu(OH)2(s)?Cu2+(aq)+2OH-(aq),计算c(Cu2+);
(5)步骤Ⅲ中加入FeS,硫化亚铁和铜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该过程不选用易溶的Na2S,Na2S价格高且引入过多杂质离子;
(6)沉淀B为Fe(OH)3,步骤Ⅲ中加入FeS,得到CuS,亚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进行回收.
解答 解:含铜酸性污水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污水中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2Fe2++ClO-+2H+=2Fe3++Cl-+H2O,溶液A主要含有铁离子、铜离子、氯离子等,步骤Ⅱ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4,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B为Fe(OH)3,溶液C中主要含有铜离子、氯离子等,步骤Ⅲ中加入FeS,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Cu2++FeS=CuS+Fe2+,得到CuS,溶液D调节PH=7,处理成达标水.
(1)含铜酸性污水c(H+)=0.1mol/L,pH=-lg[c(H+)]=-lg[0.1]=1,故答案为:1;
(2)含铜酸性污水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污水中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2Fe2++ClO-+2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
(3)Fe(OH)3存在如下平衡:Fe(OH)3(s)?Fe3+(aq)+3OH-(aq),Fe(OH)3饱和溶液中c(Fe3+)=0.04mol•L-1,Fe(OH)3?Fe3++3OH-生成的氢氧根c(OH-)=0.12mol/L,c(H+)=$\frac{1{0}^{-14}}{0.12}$mol/L≈8.3×10-12mol/L,PH=12-lg8.3,步骤Ⅱ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4,使Fe(OH)3沉淀完全,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防止步骤Ⅲ中加入FeS过量溶解,
故答案为:使沉淀完全,防止沉淀,防止FeS溶解;
(4)步骤Ⅱ中只需加入Ca(OH)2调节溶液的pH=7,c(OH-)=10-7mol/L,Cu(OH)2(s)?Cu2+(aq)+2OH-(aq),氢氧化铜沉淀,溶液中c(Cu2+)=2.2×10-20÷(10-7)2=2.2×10-6mol•L-1,大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c(Cu2+)≤1.0×10-7mol•L-1,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不合理;pH=7时溶液中c(Cu2+)=2.2×10-20÷(10-7)2=2.2×10-6mol•L-1,大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c(Cu2+)≤1.0×10-7mol•L-1;
(5)步骤Ⅲ中加入FeS,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Cu2++FeS=CuS+Fe2+,得到CuS,该过程不选用易溶的Na2S,Na2S价格高且引入过多杂质离子钠离子和硫离子,
故答案为:Cu2++FeS=CuS+Fe2+;Na2S价格高且引入过多杂质离子;
(6)调节PH=4,沉淀B为Fe(OH)3,步骤Ⅲ中加入FeS,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Cu2++FeS=CuS+Fe2+,得到CuS,亚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进行回收,上述整个处理工艺中,可以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Fe(OH)3、CuS,
故答案为:Fe(OH)3、CuS.
点评 本题考查了工艺流程图的分析判断,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应熟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掌握沉淀与PH关系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常压下,2.24 L 水中分子的数目为0.1 NA | |
B. | 0.1 mol•L-1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1 NA | |
C. | 常温下,1.7 g氨气中含有电子数目为1.0 NA | |
D. | 10 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CaCO3 | CaSO4 | Mg(OH)2 | MgCO3 |
1.4×10-3 | 2.55×10-2 | 9×10-4 | 1.1×1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