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融雪剂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另一类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通称“化冰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融雪氯盐(如图称为粗盐)(主要含有氯化钠及不溶性杂质、Mg2+、Ca2+等)进行回收提纯研究.
化学式CaCO3CaSO3CaC2O4Mg(OH)2
Ksp2.8×10-96.8×10-84.0×10-91.8×10-11
该小组设计流程如图:
(1)加入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NaOH、Na2CO3  (填化学式).
(2)为检验溶液B中的Mg2+、Ca2+,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验Mg2+,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填化学式),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步骤二:检验Ca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某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下列三种溶液,其沉淀效果最好的是A.
A.0.1mol•L-1 Na2CO3溶液
B.0.1mol•L-1 Na2SO3溶液
C.0.1mol•L-1 Na2C2O4溶液
(3)在除杂过程中,向粗盐悬浊液中加混合液A时需控制溶液pH=12以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1.8×10-7mol•L-1以下.
(4)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mol•L-1的盐酸,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2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5)溶液C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不断搅拌,直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6)足量CaCO3固体分别加入:①30mL水   ②10mL 0.2mol/LNa2CO3溶液   ③50mL 0.01mol/L氯化钙溶液  ④100mL 0.01mol/L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C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④①②.

分析 无机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可以用氢氧化钠进行检验,氯化钙可以用碳酸钠来检验,加入相应的试剂后,可以得到氯化钠的溶液;
(1)根据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沉淀条件来选择合适试剂;
(2)检验溶液B中的Mg2+、Ca2+,根据沉淀看是否有沉淀来检验;
(3)根据氢氧化镁的Ksp=c(Mg2+)•c2(OH-)来计算即可;
(4)根据除杂的原则:能和杂反应同时不引进杂质离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阴离子可以用氢离子来除去;
(6)CaCO3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根据选项中的物质中的离子对碳酸钙的溶解是促进还是抑制来分析Ca2+的浓度.

解答 解:无机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可以用氢氧化钠进行检验,氯化钙可以用碳酸钠来检验,加入相应的试剂后,可以得到氯化钠的溶液;
(1)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可以用氢氧化钠进行检验,氯化钙可以用碳酸钠来检验,所以加入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NaOH、Na2CO3
故答案为:NaOH、Na2CO3
(2)镁离子与强碱反应生成沉淀,可以用氢氧化钠检验镁离子,根据沉淀的溶度积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小,说明将钙离子沉淀需要的溶液的浓度越小,故效果最好的是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NaOH;A; 
(3)加热能加快沉淀生成,根据氢氧化镁的Ksp=[Mg2+][OH-]2,所以[Mg2+]=$\frac{Ksp}{{c}^{2}(O{H}^{-})}$=$\frac{1.8×1{0}^{-11}}{1{0}^{-4}}$=1.8×10-7( mol•L-1),
故答案为:1.8×10-7mol•L-1
(4)加热并不断滴加6mol•L-1的盐酸溶液,可以将溶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去,
故答案为:除去NaOH和Na2CO3
(6)①CaCO3加入30mL水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存在:CaCO3(s)?Ca2+(aq )+CO32-(aq),则溶液中存在一定浓度的Ca2+,但浓度较小;
②将足量CaCO3加入10mL 0.2mol/L Na2CO3溶液中,由于碳酸根离子的浓度较大,抑制碳酸钙的溶解,则Ba2+的浓度很小;
③将足量CaCO3加入50mL 0.01mol/L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电离产生0.01mol/LCa2+,则Ca2+的浓度较大;
④将足量CaCO3加入100mL0.01mol/L盐酸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0.005mol/LCa2+,则Ca2+的浓度较大;
所以C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④>①>②;
故选③④①②,
故答案为:③④①②.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粗盐的提纯知识的综合实验题,题目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的表示碳氢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为  的物质名称是(  )
A.丙烯B.2-丁烯C.1-丁烯D.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中,生成的有机物只有一种的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新戊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取代物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实验中需要500mL 0.2mol/L CuSO4溶液,实验室中用CuSO4来配制.
(1)需要CuSO4的质量16g.
(2)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溶解后转移有液体滴到容量瓶外偏低.
②定容时俯视偏高.
③开始时容量瓶中有水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与M同主族;Z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G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M、G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Na>Al>C>N.
(2)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
(3)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HClO4
(4)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be.
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
(5)如图1,已知化合物C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

①若D是一种强酸,则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分液漏斗中应加入浓硝酸,打开分液漏斗进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解释和结论是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②若D是一种常见的强碱,则C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如图),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试确定:
 B 
AXC
 D 
(1)写出下列各元素的名称:(注意:写元素符号)
A:硅,B:氮,C:硫,D:砷.
(2)C、D、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填化学式)H2SO4>H3PO4>H3ASO4
(3)写出A、B、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H3>PH3>SiH4
(4)下列关于D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D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B.D难以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
C.气态氢化物有两种,为DH3和D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符合如图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KHSO4B.K2SO4C.K2CO3D.KAl(SO42•1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A与C、B与D分别为同主族元素,B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与E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E,其分子中含18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OH,这种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3)A、B、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和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3+H2O2=H2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已知常温下,CuS、Cu(OH)2的Ksp分别为8.8×10-36、2.2×10-20.现将Na2S晶体(含少量NaOH)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搅拌,测得溶液的pH=4,则此时溶液则c(S2-)=4.0×10-36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