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A、B、C等九种物质有如框图所示转化关系.又知,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C、D、E是常见的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气体F与气体G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H是厨房中必备一种调味剂(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NaOH.
(2)F的电子式为
(3)写出A和B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OH-+2H2O=AlO2-+3H2↑.
(4)写出E和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分析 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则A为Al,气体F与气体G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分别为HCl、NH3中的一种,C、D、E是常见的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C与D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得到F,E与D在点燃条件下得到G,可推知F为NH3、G为HCl,则D为H2、C为N2、E为Cl2,F与G反应得到I为NH4Cl,H是厨房中必备一种调味剂,A(Al)与B反应得到C(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得到F与H,则B为NaOH,H为NaCl.

解答 解: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则A为Al,气体F与气体G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分别为HCl、NH3中的一种,C、D、E是常见的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C与D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得到F,E与D在点燃条件下得到G,可推知F为NH3、G为HCl,则D为H2、C为N2、E为Cl2,F与G反应得到I为NH4Cl,H是厨房中必备一种调味剂,A(Al)与B反应得到C(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得到F与H,则B为NaOH,H为Na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
(2)F为NH3,F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A和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AlO2-+3H2↑;
(4)E和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物质的含量、特殊反应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中反应条件等进行推断,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科研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

(1)煅烧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钾长石中的硅元素在CaCO3作用下转化为CaSiO3,写出SiO2转化为CaSiO3的化学方程式: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CaSiO3+CO2↑.
②钾长石中的钾元素和铝元素在Na2CO3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和KAlO2,写出Al2O3转化为NaAlO2的化学方程式:Al2O3+Na2CO3$\frac{\underline{\;高温\;}}{\;}$2NaAlO2+CO2↑.
(2)已知NaAlO2和KAlO2易发生如下水解反应:AlO2-+2H2O?Al(OH)3+OH-.“浸取”时应保持溶液呈碱性(填“酸”或“碱”),“浸取”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提高浸取速率.
(3)“转化”时加入NaOH的主要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OH-=CO32-+H2O.
(4)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Na2CO3、CO2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B.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D.NaNO2固体溶于水会促进水的电离(已知Ka(HNO2)=4.6×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溶液除水电离出的OH-、H+之外仅含Fe2+、Na+、Al3+、Ba2+、NO3-、SO42-、Cl-中的4种,这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肯定不含Ba2+
B.该溶液中除H+、0H-之外所含离子是Fe2+、Na+、NO3-、SO42-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减少一种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净灼烧后最多能得8.0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发生的有关问题.
Ⅰ.探究上述四种酸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及其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的性质:
(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硝酸 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反应的是③,微热则发生反应的是④,加热后发生反应的是①,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②.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④>①>②.(用序号填空)
(2)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1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BC(选填序号).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开始产生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3)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BCD(选填序号).
A.HNO3的酸性比H2SO4强    B.盐酸的酸性比H2SO3
C.HNO3能氧化H2SO3(或SO2)  D.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
Ⅱ.图2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2)实验装置甲能否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气体不能(填“能”或“不能”),请简述理由:圆底烧瓶内含有空气,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NO2
(3)若用实验装置乙进行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打开止水夹,慢慢抽拉注射器,水进入干燥管,干燥管内外形成液面高度差,关闭止水夹,干燥管内液面高保持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A+、B-、C2-、D、E、F、G分别表示含有10个电子的七种微粒(离子或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是Na、B元素是F、C元素是O;(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HF;
(3)E是所有10个电子微粒中最稳定的原子,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为H2O;
(5)一个G分子含有5个原子,其名称为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一种从煤中提取的液态烃X的结构,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一:将该烃蒸气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吸收管完全吸收.2.12g有机物X的蒸气氧化产生7.04g二氧化碳和1.80g水.
步骤二:通过仪器分析得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步骤三:用核磁共振仪测出X的1H核磁共振谱有2个峰,其面积之比为2:3.如图2.
步骤四: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X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3.
试填空:
(1)X的分子式为C8H10;X的名称为1,4-二甲苯.
(2)步骤二中的仪器分析方法称为质谱法.
(3)写出比X少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与足量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X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芳香烃    ②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三种
(5)X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氧气氧化得到另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PTA,查阅资料得知PTA的溶解度:25℃时0.25g、50℃时0.97g、95℃时7.17g.得到的粗产品中有部分不溶性杂质,请简述实验室中提纯PTA的实验方案:将粗产品溶于适量热水中,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由叠氮化钠(NaN3)热分解可得纯N2:2NaN3(s)=2Na(l)+3N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
B.第一电离能(I1):N>P>S
C.钠晶胞结构属于体心结构,该晶胞分摊含2个钠原子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的电负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C-HC-FH-FF-F
键能/(kJ•mol-1414489565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4F2=CF4+4HF每消耗1mol CH4的热效应(  )
A.放热1940 kJB.吸热1940 kJC.放热485 kJD.吸热485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