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为Cl2;
(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并检验产物碘;
(3)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4)从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角度分析;
(5)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并检验产物碘的存在.
解答 解:(1)因KMnO4与浓HCl反应可以用来制Cl2,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
(2)因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发生:Cl2+2I-=I2+2Cl-,I2能使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淀粉KI试纸变蓝;
(3)因Cl2的氧化性大于Br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发生:Cl2+2Br-=Br2+2Cl-,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4)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5)因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要发生:Cl2+2I-=I2+2Cl-,同时检验产物碘的存在;
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验证,使学生根据已知知识能得出实验现象并进行解释.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反应时间/min | n(SO2)/mol | n(O2)/mol |
0 | 0.10 | 0.060 |
t1 | 0.012 | |
t2 | 0.016 |
A. | 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3)=0.088/t1 mol•L-1•min-1 | |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 SO3和0.010mol O2,到达平衡时,n(SO2)=0.012mol | |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SO2)=0.0070mol•L-1,则反应的△H>0 | |
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050mol SO2和0.030mol O2,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大于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H2 | CO | CH4 | CH3COOH |
燃烧热(kJ/mol) | 286 | 283 | 890 | 87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
B | 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
C | 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
D | 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 |
E | 与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⑤⑦ | C. | ⑥⑧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 | |
C. |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
D. | 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g2+、H+、Cl-、OH- | B. | Na+、Ba2+、CO${\;}_{3}^{2-}$、NO${\;}_{3}^{-}$ | ||
C. | Na+、H+、Cu2+、SO${\;}_{4}^{2-}$ | D. | K+、Zn2+、NO${\;}_{3}^{-}$、SO${\;}_{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 B. | E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 ||
C. | E表示反应实际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 D. | 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