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断裂2 mol A-B 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C.断裂1 mol A-A 键和1 mol B-B 键放出x kJ能量
D.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

分析 A、由图象分析,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
B、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释放能量;
C、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
D、根据图象可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关系.

解答 解:A、因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故B错误;
C、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5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溴乙烷沸点低,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2)观察到试管内溶液静置后不分层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生成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盛有水的试管,再通入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Wilhelm Hellesen)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如今干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达100多种.应用广泛的是Zn-MnO2干电池,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池内存在7 种物质:NH3、Mn2O3、ZnCl2、MnO2、NH4Cl、Zn 和H2O.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Zn;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正极(填“正极”或“负极”);放电时NH4+向正极(填“正极”、“负极”)移动.
(2)完成并配平该氧化还原方程式:Zn+2MnO2+2 NH4Cl=Mn2O3+ZnCl2+H2O+2NH3;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MnO2,被氧化的元素是Zn.若有17.4g 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数目为0.2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普通锌一锰电池的缺点是电量小、放电电流弱.为增大放电电流,可把负极锌片改为锌粉,其理由是使反应面积增大,提高放电效率.
(4)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b(填代号).
a.NaOH        b.Zn    c.Fe       d.NH3•H2O
(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8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D.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氢气和氨气都属于无碳清洁能源.
(1)某些合金可用于储存氢,金属储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s)+xH2═MH2x(s)△H<0  (M表示某种合金)如图1表示温度分别为T1、T2时,最大吸氢量与氢气压强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T1>T2
b.增大氢气压强,加快氢气的吸收速率
c.增大M的量,上述平衡向右移动
d.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达平衡后充入H2,再次平衡后的压强增大
(2)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组成氢氧燃料电池(如图2装置甲所示),其中负极通入H2,正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图2乙装置中a、b为石墨电极,电解过程中,b极质量增加.
①工作过程中,甲装置中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②若用该装置电解精炼铜,则b极接精铜(填“粗铜”或“精铜”);若用该装置给铁制品上镀铜,则a(填“a”或“b”)极可用惰性电极(如Pt电极),若电镀量较大,需要经常补充或更换的是CuSO4溶液.
(3)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空气组成成分的单质.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2H2(g)+O2(g)═2H2O(1)△H=-572KJ•mo1-1试写出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3O2(g)=2N2(g)+6H2O(l)△H=-1531.2 kJ•mol-1
(4)在一定条件下,将lmol N2和3mol H2混台于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_{加热,加压}^{催化剂}$2NH3(g)5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α.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00{a}^{2}}{27(1-a)^{4}}$,(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2的消耗速率v(N2)=0.02αmo1•L-1•min-1.(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0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
3I2+6OH-═IO3-+5I-+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Fe(SCN)3(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2Fe3++2I-═2Fe2++I2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I+O2+2H2O═2I2+4KOH.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否(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KI3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KI和I2,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AC.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盐.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SO42-、和 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取样品;②溶解沉降;③过滤;④取滤液、蒸发滤液;⑤冷却结晶.
(2)在进行上述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②加速溶解;③引流;④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二份,分装在2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O32-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SO42-离子.
③将第二支试管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在滤液里加入AgNO3 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离子.
(4)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B(填选项的标号).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1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了2 NA 个电子
B.1 mol 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一定为4 NA
C.1 mol Cl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不一定为2NA
D.在2KClO3+4HC1(浓)═2KCl+2C1O2↑+C12↑+2H2O中,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1 mol Cl2转移2 NA 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水是一种廉价而且非常有用的试剂,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醇、四氯化碳B.苯、溴苯、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硝基苯、乙醇、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