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阅读下表中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元素代号相关信息
X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Y在第三周期的所有金属离子中,Y的离子半径最小
ZZ与Y同周期,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TT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的强碱电离出两种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1)元素T与X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该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填化学键名称).
(2)单质T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3)将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逐滴加入到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边滴加边振荡),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

分析 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
在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故Y为Al元素;
Z与Y同周期,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Z为Cl元素;
T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T为Na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在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故Y为Al元素;Z与Y同周期,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Z为Cl元素;T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T为Na元素,
(1)元素Na与O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B为Na2O2,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2)单质Na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3)将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将氯化铝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开始碱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然后铝离子与偏铝酸根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过程中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
故答案为: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合理推断各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在常温下与冷水反应现象不明显;C为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则B与浓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Mg+2H2SO4(浓)═MgSO4+SO2↑+2H2O,反应停止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溶液又呈红色;
(2)若B为Na2CO3溶液,C为C6H5ONa溶液,实验所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6H5O-+H2O+CO2→C6H5OH+HCO3-,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浑浊变澄清;
(3)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氨水(填名称),C是Ag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发现元素周期律B.提出分子学说C.提出原子学说D.提出电离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需要加热才有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①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
②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正极(填“正”或“负”),Zn极发生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Zn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Zn-2e-=Zn2+,Cu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H++2e-=H2↑;.
(2)若a和b相连接,导线上转移0.2mol电子时,理论上Zn片质量减轻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O2与CO气体,其体积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11:7,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
(2)用“双线桥”分析以下反应得失电子的情况:KClO3+6HCl(浓)=KCl+3Cl2↑+3H2O
其中还原剂是HCl,被还原的元素是Cl,氧化产物是Cl2.(填化学式或元素符号)
(3)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②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6H+=2A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Br的电子式:
C.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
D.中子数为146、原子序数为92的铀(U)原子:${\;}_{92}^{146}$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Co(NH35Cl]Cl2,M=250.5g•mol-1,紫红色固体)因在离子鉴定、电镀、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它不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的流程如下,装置如图:
11.80g金属钴$→_{①}^{适量盐酸}$氯化钴溶液$→_{②}^{足量氯化铵、浓氨水混合液}$$→_{③}^{适量双氧水溶液}$深红色溶液$→_{④}^{适量浓盐酸}$紫红色悬浊液$→_{⑤}^{过滤}$$→_{⑥}^{洗涤}$$→_{⑦}^{烘干}$mg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分液漏斗;向装置2中加入适量盐酸后,关闭活塞进行第①步反应,如何通过装置1判断该反应已经完全装置I中注射器中活塞不发生移动;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如何操作能够实现实②步反应关闭装置2、装置3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将装置I中注射器活塞向右推动,使装置2中的液体压入装置3中.
(2)第③步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将Co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第④步加入适量浓盐酸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中Cl-离子浓度,有利于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的沉淀.
(3)第⑥步洗涤操作为:先用冷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其中乙醇洗涤的目的是有利于蒸发,除去表面水分.
(4)第⑦步烘干操作的温度应控制在100-160℃,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的可能原因是温度过低烘干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易使产品分解.
(5)将产品分为10等份,取其中一份于强碱溶液中,加热煮沸,蒸出所有氨气后,向溶液中加酸中和,然后加入0.5000mol•L-1的KI溶液0.04000L(过量),滴加指示剂,用0.1000的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消耗0.1200LNa2S2O3标准溶液,则该实验的产率为60.00%.(2Co3++2I-=2Co2++I2;2S2O32-+I2=S4O62-+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烷烃的结构为:,正确的命名是3,5-二甲基-4-乙基己烷
B.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有机物CH3CH2CH(CH32的一氯代物有4种
D.有机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且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因此等质量的同系物燃烧耗氧相差物质的量为1.5n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