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一一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X(g)+bY(g)?cZ(g)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T0时条件改变如图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
L(s)+aG(g)?bR(g)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如图所示,若P1>P2,则a>b
C.
aA+bB?c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A+2B?2C+3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

分析 A.若a+b=c,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压强;
B.由图象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G的体积分数越大,正反应体积增大的反应;
C.由图可知,反应从正向开始,T2为平衡状态,升高温度,A的含量增大;
D.降温,正反应速率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压,正反应速率大,则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符合平衡正向移动.

解答 解:A.若a+b=c,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压强,则不一定为催化剂,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相同压强下温度大,G的体积分数小,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P1>P2,则a<b,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从正向开始,T2为平衡状态,升高温度,A的含量增大,与图象一致,故C正确;
D.降温,正反应速率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压,正反应速率大,则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符合平衡正向移动,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与图象,明确坐标及图象中的点、线、面,明确影响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因素是解答的关键,侧重学生分析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SiO2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NaOH溶液反应

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

D.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一阶段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含有A+、B3+、C3+ 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发生了如下一系列变化:

请通过分析回答(用化学符号填写):

(1)A+是______,B3+是____________,C3+是____________;

(2)X是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①生成Y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Z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硫铁矿烧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化工产业中间产物,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FeO和二氧化硅等.下面是以硫铁矿烧渣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的流程图:
(1)实验室实现“操作I”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等.“操作Ⅲ”系列操作名称依次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和洗涤.
(2)“酸溶”过程中Fe3O4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O4+4H2SO4$\frac{\underline{\;\;△\;\;}}{\;}$ FeSO4+Fe2(SO43+4H2O.
(3)硫铁矿烧渣在“酸溶”前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烧渣固体与硫酸的接触的表面积,加快烧渣的溶解速率.
(4)实验室检验“反应I”已经完全的试剂是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不呈血红色.
(5)加入适量H2O2的目的是氧化Fe2+,写出H2O2氧化Fe2+为Fe3+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过氧化氢有广泛的用途.有“绿色氧化剂”美称.
I.工业上用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过氧化氢,其流程如下:

(1)根据上述反应原理,写出电解硫酸氢铵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2SO42--2e-=S2O82-
(2)在以上流程图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双氧水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减小压强,使液体的沸点降低.
II.(1)保存过氧化氢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标签是B.(填序号)

(2)H2O2可用于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KCN+H2O2+H2O=A+NH3↑,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KHCO3
(3)某同学做实验时,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Fe2O3是否也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说明H2O2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化铁能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氧化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
[结论]Fe2O3粉末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与评价]①有同学认为,还需要再做一个实验,以验证反应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才能证明上述结论正确.
②某同学做了以下对照试验,测定用足量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得到下表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其它条件相同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产生氧气的速率越快.
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

30% H2O2溶液

15% H2O2溶液

5% H2O2溶液
加入WgMnO20.20.82.0
加入MgFe2O37.09.01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加入下列物质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NaIB.NaHSO4C.CH3COONH4D.K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密度为1.16g•cm-3)配制1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有无220ml的容量瓶,答;无,所以配制该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250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21.6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C.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待稀释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③①④②.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配制的稀盐酸浓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杂质,应先加入K2CO3(填化学式),再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填试剂名称),最后蒸发结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Ba2++CO32-=BaCO3↓;2H++C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短周期.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2D2分子的电子式为,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3)单质B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微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微热\;}}{\;}$CO2↑+4NO2↑+2H2O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 M是极性分子,N是非极性分子      b. M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 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   d. 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5)已知:①E的一种氧化物Q,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Q(s)+2Cl2(g)=ECl4(l)+D2(g)△H=+140kJ/mol
②2B(s)+D2(g)=2BD(g)△H=-221kJ/mol
写出物质Q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ECI4和BD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C(s)+TiO2(s)+2Cl2(g)=TiCl4(l)+2CO(g)△H=-81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