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2sNO的浓度变化,计算v(NO),结合计量数关系可确定v(O2);上述反应在850℃下进行,反应2s时 n(NO)=0.009mol,并且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比原平衡物质的量多,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 (同种物质表示)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表示),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不再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解答 解:(1)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frac{\frac{△n(NO)}{V}}{△t}$=$\frac{\frac{0.020mol-0.008mol}{2L}}{2s}$=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v(O2)=$\frac{1}{2}$v(NO)=$\frac{1}{2}$×3.0×10-3mol•L-1•s-1=1.5×10-3mol•L-1•s-1,
上述反应在850℃下进行,反应2s时 n(NO)=0.009mol,并且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比原平衡物质的量多,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1.5×10-3mol•L-1•s-1;放;
(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frac{0.020mol-0.007mol}{2L}$=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
故答案为:b;
(3)A.表示同一方向反应速率,v(NO2)自始至终为v(O2)的2倍,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正确;
C.不同物质表示速率,到达平衡时,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逆 (NO):正(O2)=2:1,即V逆 (NO)=2v正(O2),故C正确;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为定值,所以密度自始至终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2NO(g)+O2(g)═2NO2(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采取下列措施,其中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但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涉及反应速率、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及读图表能力,难度中等,判断平衡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食物腐败变质 | B. | 浓硫酸在空气中体积增大 | ||
C. |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 | D. | 食醋洗掉水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 |
B. |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C. |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前者多 | |
D. |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min,v(CO)=1 mol•L-1•min-1;1~3 min,v(CO)=v(CO2) | |
B. |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frac{P(平衡)}{P(起始)}$<1 | |
C. | 3 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0,再达平衡时,$\frac{K({T}_{2})}{K({T}_{1})}$>1 | |
D. | 5 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a、b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种难溶电解质,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 |
B. | 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 |
C. | 在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硫酸钡的Ksp增大 | |
D. | 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ZnCl2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浓度(mol/L) | 时间(min)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温 度 | 800℃ | 1.0 | 0.80 | O.64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SO3)=0.4mol•L-1 | B. | C(SO3)+C(SO2)=0.3 mol•L-1 | ||
C. | C(O2)=0.3mol•L-1 | D. | C(SO3)=0.35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