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AlN和Al4C3的质量分数(忽略NH3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强酸产生铵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N+NaOH+H2O=NaAlO2+NH3↑.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
②称取xg AlN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打开活塞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m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
(4)数据分析
①AlN的质量分数为$\frac{41(z-y)}{17x}$×100%.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Al4C3的质量分数为$\frac{0.048(a-b)}{{V}_{m}x}$×100%.(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5)假若上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数据记录也不产生误差,但某同学还是认为该方法测得Al4C3的质量分数会偏高,最可能的原因是B装置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

分析 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测量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用浓硫酸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1)②AlN水解得到氢氧化铝与氨气,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3)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 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测量生成甲烷气体的体积.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由于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测定生成氨气质量;
(4)①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可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②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
②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可求得Al4C3的质量分数;
(5)B装置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按甲烷的体积进行了测定.

解答 解: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Al4C3完全反应,测量生成的甲烷气体,从而可测得Al4C3的百分含量;用足量NaOH溶液与样品中AlN完全反应,用浓硫酸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AlN的质量分数.
(1)②AlN水解得到氢氧化铝与氨气,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总反应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
故答案为:AlN+NaOH+H2O=NaAlO2+NH3↑;
(3)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 K1,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测量生成甲烷气体的体积.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3,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由于装置中残留部分氨气,打开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的氨气,被装置D完全吸收,防止测定的氨气的质量偏小,测定生成氨气质量,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K2、K3,打开活塞K1;打开活塞K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4)①氨气的质量为(z-y)g,物质的量为$\frac{(z-y)g}{17g/mol}$=$\frac{z-y}{17}$mol,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lN的物质的量,所以AlN的质量为$\frac{z-y}{17}$mol×41g/mol=$\frac{41(z-y)}{17}$g,故AlN的质量分数为$\frac{\frac{41(z-y)}{17}g}{xg}$×100%=$\frac{41(z-y)}{17x}$×100%,
故答案为:$\frac{41(z-y)}{17x}$×100%;
②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测定气体甲烷的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③甲烷的体积为(a-b)mL,物质的量为$\frac{(a-b)×1{0}^{-3}L}{{V}_{m}L/mol}$=$\frac{(a-b)}{{V}_{m}}$×10-3mol,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所以Al4C3的质量为$\frac{1}{3}$×$\frac{(a-b)}{{V}_{m}}$×10-3mol×144g/mol=$\frac{48(a-b)}{{V}_{m}}$×10-3g,Al4C3的质量分数为$\frac{\frac{48(a-b)}{{V}_{m}}×1{0}^{-3}g}{xg}$×100%=$\frac{0.048(a-b)}{{V}_{m}x}$×100%,
故答案为:$\frac{0.048(a-b)}{{V}_{m}x}$×100%;
(5)B装置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也按甲烷的体积进行了测定,测得Al4C3的质量分数会偏高,
故答案为:B装置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会排出一部分空气.

点评 本题考查对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的理解、化学计算、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较大,是对所需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0.10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 (Na+)>c(HCO3-)>c (OH-)>c(H+
B.25℃时,加水稀释后,$\frac{c(O{H}^{-})}{c({H}^{+})}$变小
C.温度升高,c(OH-)×c(H+)不变(忽略体积变化)
D.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所处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高正化合价:X<Y<Z
B.原子半径:X<Y<Z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高纯MnCO3是广泛用于电子行业的强磁性材料.MnCO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环境下易被氧化,温度高于100℃开始分解.
Ⅰ、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MnCO3
(1)制备MnSO4溶液:
①主要反应装置如图1,缓慢通入经N2稀释的SO2气体,发生反应H2SO3+MnO2═MnSO4+H2O.下列措施中,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B(填标号)
A.MnO2加入前先研磨  B.搅拌  C.提高混合其中N2比例
②已知实验室制取SO2的原理是Na2SO3+2H2SO4(浓)═2NaHSO4+SO2↑+H2O.
选择如图2所示部分装置与如图1装置相连制备MnSO4,应选择的装置有adef(填标号).

③若用空气代替N2进行实验,缺点是氧气能与亚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硫利用率降低.(酸性环境下Mn2+不易被氧化)
(2)制备MnCO3固体:
实验步骤:
①向MnSO4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饱和NH4HCO3溶液生成MnCO3沉淀,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
③在70-80℃下烘干得到纯净干燥的MnCO3固体.
步骤②需要用到的试剂有酒精.
Ⅱ.设计实验方案
(3)利用沉淀转化的方法证明Ksp(MnCO3)<Ksp(NiCO3):向MnCO3固体中滴入NiNO3溶液,白色固体转化为浅绿色固体.(已知NiCO3为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
(4)证明H2SO4的第二步电离不完全:配制0.1mol/L NaHSO4溶液,测定溶液pH>1,说明H2SO4的第二步电离不完全.[已知Ka(H2SO4)=1.1×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体积不足液面无法浸没锌粒,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①NaN03溶液②酒精③四氯化碳 ④汽油⑤Na2C03溶液⑥KCl溶液(  )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
A.Cl2:电解饱和食盐水B.O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C.H2:锌粒和稀硝酸混合D.NH3:氮气和氢气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NaOH与HCl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镁和铝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是一种新型的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的方法.
已知:Al2O3(s)+3C(s)═2Al(l)+3CO(g)△H=a kJ•mol-1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H=b kJ•mol-1
3AlCl(g)═2Al(l)+AlCl3(g)△H=c kJ•mol-1
①用代数式表示a、b、c之间的关系:a=a=b+c.
②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Al4C3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3+12H2O=4Al(OH)3+3CH4↑,.
③传统单质铝的冶炼一般先用碱液处理铝土矿或用苏打焙烧铝土矿,使难溶的氧化铝变为可溶性偏铝酸盐,用苏打焙烧铝土矿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a2CO3$\frac{\underline{\;高温\;}}{\;}$2NaAlO2+CO2↑.
(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该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MgCl+2H2O?Mg(OH)2↓+MgCl2+2CH4↑.
(3)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的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4OH--4e-=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