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已知:H2(g)+F2(g)═2HF(g)△H=-546.6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
C.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2 mol H-F键的键能比1 mol H-H键和1 mol F-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

分析 A、热化学方程式的正逆两个过程的焓变符号相反,数值相等;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D、根据化学反应的焓变和键能之间的关系来回答.

解答 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44.8L即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L极1mol的氢气和22.4L即1mo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故B正确;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
D、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释放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molH-F键的键能比1molH-H键和1molF-F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kJ,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或Si);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或SiO2);过氧化钠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红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式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或制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B.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C.实验室保存氯化铁溶液时加少量盐酸,目的是防止Fe3+水解
D.常温下浓硝酸与铝、铁均不反应,可用铝或铁制的容器存放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1)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D.
A.a电极是负极,OH-移向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E.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2)如图右边装置中盛有AgNO3溶液,当氢氧燃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gNO3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6g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15.6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NA
D.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某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在T℃时按图1所示发生反应:

mA(g)+nB(g)?pD(g)+qE(s)?H<0(m、n、p、q为最简比例的整数).
(1)根据图1所示,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方程式中m:n:p:q=2:1:3:1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1.7(保留至一位小数);
(3)下列措施能增大B的转化率的是C、E
A.升高温度                          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B
C.保持体积不变移出部分物质D(g)      D.将容器的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
E.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 A
(4)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D
A.恒容恒温时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中D浓度不变
C.v(A)=v(A)                          D.恒容时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5)反应达到平衡后,第7min时,改变条件,在第9min达到新的平衡,在图2上作出第7min至第15min
下列情况下,D浓度变化图象
①若降低温度且平衡时D物质的量变化了0.4mol (用虚线)
②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一半(用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Z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ⅤⅡA族.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是(元素符号)Si.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c;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Q的化学式为C3H4
(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6)将SO2通入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3SO42-+2N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3FeS2+8O2=6SO2+Fe3O4,则氧化产物为SO2、Fe3O4,若有3mol FeS2参加反应,则转移32mol 电子.
(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其原理是Fe3++3H2O?Fe(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ml 5molL 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两者恰好完全溶解,并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H2,经检测,溶液中无Fe3+,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11.2g
(5)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中学实验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可从图中选用必要的装置,并要求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大于25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 2 )电源、电流表与A、“两极的正确连接顺序为:L→A→B→J→K→M.
(3)该实验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时,选用的量筒为50mL量筒(填25mL量筒或50mL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