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有机物 | |
B. | 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非金属元素 | |
C. | 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 |
D. | 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
分析 A.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
B.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确定某物质中有什么金属元素,不能测岀非金属;
C.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反应;
D.SO2的水溶液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亚硫酸而不是SO2.
解答 解:A.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故A正确;
B.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反应,所以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如铁无焰色反应,故C错误;
D.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亚硫酸而不是SO2,所以SO2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史、常用仪器、焰色反应以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根据定义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导电,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水要现用现制,并保存在盖有橡胶塞的棕色瓶子中,置于冷暗处 | |
B.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C. | 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 |
D. | 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 |
B.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C. | 铝片投入硝酸汞溶液中:Al+Hg2+═Al3++Hg | |
D. | 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 |
B. | 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l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 |
C. | 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2×6.02×1023 | |
D. | 标准状况下,0.5NA分氟化氢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 |
B. | 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 |
C. |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1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 |
D. |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